合格绅士养成记

  这里的绅士,不是国人理解的所谓贵族,也不是风度翩翩的公子哥儿,而是指那些具有开拓精神的事业家,或者说高素质的人才。
  人才的培养,说起来我们跟念顺口溜似的,就是德、智、体全面发展啊。可英国教育学家约翰·洛克不是这样罗列的,他说,应该是体、德、智循序渐进。
  这是《教育漫话》的三大主题:健康、品德、知识和技能教育。这是十七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古典自由主义政治家和经济学家,也是伟大的教育学家约翰·洛克的那部家喻户晓的经典名著《教育漫话》的核心理念。
  洛克认为,“健全的心智寓于健康的身体”。所以,健康教育最为重要。对于健康问题,父母“应该像诚笃而富足的农民一样,去对待自己的子女”。
  衣着、饮食、睡眠、锻炼、医药是天下所有父母关心的话题。洛克也一样,细数孩子的日常生活注意要点,全方位阐述教养心得。他主张,要让孩子多呼吸新鲜空气,要有充分的运动和睡眠,饮食要清淡,衣物不可过紧过暖,药物要少用或不用……
  好吧,有了强壮的身体后,下面该是教育的主要任务,也是最艰难的一项任务:如何关注孩子的内心,如何塑造一个人的精神或人格。
  都说儿童的心智易于引导,正如江河的源泉,只要在最初根源上适时引导,就会有明确的方向。幼时得到的印象,会对孩子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很多家教类刊物所提到的孩子的一系列教育问题,这里都能一一找到:棍棒教育的弊端,如何立规矩,荣誉感和羞耻心,奖惩方式,榜样作用,好奇心,同伴,说谎等。但让我感兴趣的是鲜为人提及的关于残酷的话题。
  就像川端康成的《美好的旅行》里头的女孩花子一样,因为她又聋又哑又瞎,所以就有满肚子悲伤和愤懑想哭喊和大闹一场——她对陌生人毫不客气,又打又咬;她对小鸟毫无怜惜之情,拔了它的毛,撕了它的腿,看上去很残忍,很没有爱心。可是她爸爸却说,花子因为眼睛看不见,也不怎么知道小生命的可爱,把它们的羽毛和脚拔下来,是要研究什么吧。
  是的,儿童往往会从破坏行为中得到一种快乐,会虐待各种弱小动物。所以洛克说,要从小培养他们的仁爱之心,并因此让他们养成一种习惯,在言谈举止上对那些身份低微的人,也要做到以礼相待。诚实、正直、善良,再加上坚忍和勇气,这是绅士应该具有的品格。
  书的最后,才是如今焦虑的家长们最为关心的知识教育。洛克认为,有了健康的身体、健全的品格就有了幸福。所以,学问反而是教育三大主题中最不重要的一项。和国内许多填鸭式的教育方式不同,洛克认为,学习要具有功利性,即所学的东西一定要对未来生活有用。这和现在提及的要大力推进职业化教育似乎不谋而合。另外,要寓教于乐,让学习成为一种游戏。
  那些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奉为金科玉律的父母,那些逼着孩子上各种苦不堪言的兴趣班的纠结的父母,不妨静下心来读读这本《教育漫话》,或许可以让他们重新修整和规划自己的绅士养成计划,吸取一些有益的东西。
  很多的教育类图书往往给人以专家的口吻说教的感觉,而《教育漫话》则以清浅、简单的语言,娓娓讲述育儿心得,让每位家长都能成为育儿专家,细致关注孩子的成长。这本书在十八世纪风靡整个欧洲。最早的中译文由商务印书馆1937年出版。2005年,由上海财大人文学院徐大建先生翻译的《教育漫话》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后,广受读者欢迎,一版再版。最近,该书新装面世,希望带给更多的家长以启迪。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