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袭著名译者的译本,改个译者的名字,就敢公然上市。青年报2013年7月29日的报道《影子译者:虚构的译作骗局》,曾披露《哈利·波特》译者马爱农翻译的《绿山墙的安妮》,被中国妇女出版社以署名“周黎”出版。最近,此案一审宣判,但由于赔偿金只有3万元,引起了马爱农的强烈不满。“影子译者”违法成本之低,也再次引发关注。
《绿山墙的安妮》是马爱农多年前的译作,但是有一天她发现中国妇女出版社出版了这部作品,内容和她的译作几乎一致。但是令马爱农愤慨的是,她从来没有授权妇女出版社推出这部作品,而且封面署名的译者也不是她,而是一个叫“周黎”的人。妇女版《绿山墙的安妮》是一个有书号、公开发行的正规出版物。
北京朝阳区人民法院认定,妇女版《绿山墙的安妮》与马爱农的人民文学出版社版《绿山墙的安妮》文字表达方式基本一致,甚至绝大部分的句子和段落表达完全一致。两者表达方式相同的字数高达约97%。前者显然不是独立翻译的结果,而是抄袭自较其出版发行时间在先的人文版《绿山墙的安妮》。法院要求妇女社停止发行该图书并公开赔礼道歉之外,赔偿马爱农经济损失25000元、合理费用5000元。
然而这个结果不能让马爱农满意。她告诉记者,除去律师费用和其他费用,她实际所得赔偿还不足1万元。马爱农说,“抄袭成本如此低廉,我将继续上诉!”
青年报记者了解到,事实上,正是“影子译者”违法成本低廉,才导致被侵权的译者只能忍气吞声,而抄袭现象愈演愈烈。以妇女版《绿山墙的安妮》为例,这部抄袭图书定价26元,除去给图书销售商4成的折扣优惠,和2成的印刷成本(因为是抄袭之作,几乎没有译者和编校费用),出版社每本书能得将近10元的利润。现在法院判决赔偿3万元。也就是说,这部作品只要销售3000册,就能回本。
赔了钱,还有巨额利润可以赚。这可能正是出版界抄袭之风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不过这确已是法律所能给予的被侵权译者的最高补偿。青年报记者了解到,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图书出版侵权案,权利人的实际损失参照国家有关稿酬规定的2至5倍内确定赔偿数额。但目前稿酬标准执行的仍是1999年国家版权局颁布的《出版文字作品报酬规定》,其中翻译作品基本稿酬为每千字20至80元。法院根据马爱农与人文社的出版合同约定的每千字60元标准,在此基础上翻一倍计算出赔偿数额250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