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度十大好书”评选结束,结果30日揭晓 “年度图书”意外空缺

    作为本届深圳读书月的重点主题活动,2013“年度十大好书”评选昨日全部结束。按往年惯例想在今天看到书单的读者们会发现,今年的书单并没有马上揭晓。由于今年评选制度的创新,21位评委最后一轮的选票被密封在投票箱里,直到11月30日的颁奖仪式才会揭晓今年的2013“年度十大好书”。而原定于昨日上午最先揭晓的“年度图书”,最终因评委意见无法统一导致该奖项空缺。

    好书众多致“年度图书”空缺

    本届“年度十大好书”评选活动由深圳读书月组委会、深圳报业集团联合主办,深圳商报《文化广场》、晶报“深港书评”承办。21位来自全国知名读书媒体的主编和读书界专家学者担任了本次评选的评委。经过为期两天激烈的讨论和投票,他们本着对读者负责的态度,遵循民主的规程,倾力评选出了各个奖项,整个过程里不乏精彩的论辩。

    继11月23日完成“50进30”复选后,原定昨日上午首轮进行“30进1”环节,揭晓出2013“年度图书”,直接进入“十大好书”。其余29本书目再交由评委进行“29进9”的终评,选出暂时保密的9本,在11月30日的颁奖典礼揭晓,最终与“年度图书”汇合为“年度十大好书”。

    今年新设立的“年度图书”成为本届评选火力最猛的环节,《邓小平时代》、《被禁锢的头脑》、《古拉格:一部历史》、《繁花》等书让评委产生了激烈的争议。最后评委由于“每一本书都是好书,每一本都可以称得上‘年度图书’”难以割爱,12位评委弃权,经过组委会与评委协商,宣布2013“年度图书”空缺。

    30强齐聚颁奖礼

    由于“年度图书”空缺,原定“29进9”环节变为“30进10”,直接票选“十大好书”。今年,为增加评选的悬念感和透明度,评委的选票不交由工作人员统计,也不当天公布,所有评委的记名选票在媒体及在场人员的注视中投入专用投票箱,并以21位评委共同签名的红纸进行密封。直到11月30日的颁奖仪式上进行开箱验票并揭晓最终结果。

    为保证整个过程的公平公正,评选现场还选出北京万圣书园创始人刘苏里、中国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总编辑姚文坛、广州学而优书店创办人陈定芳三位外地评委代表,作为监票人出席颁奖仪式并公布最后结果。

    “年度十大好书”评选活动到本届已经连续举行了8年,目前已成为深圳读书月又一个极具影响力的常设品牌,在国内读书界、出版界都产生了很大影响。评选活动组委会主任尹昌龙表示,“8年来,‘十大好书’的评选形成了一个传统,就是坚守人文价值。即使将来评委会调整,但只要人文价值在,这个奖就会一直走下去。也正是因为它有这种价值,所以赢得了大家的尊重。期望通过‘十大好书’评选,代表中国书业的价值观,也能体现中国书业的话语权。”

    据主办方介绍,颁奖仪式将于11月30日下午在南山会堂举行,届时,11月23日选出的30本书的出版社、作者等都将受邀参加“年度十大好书”颁奖礼。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