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藏黑水城文献》汇集大量珍贵文献开辟西夏学研究发展的广阔前景

  《中国藏西夏文献》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史金波说,它是除《俄藏黑水城文献》外数量最多的出土西夏文献,有两个特点:一是其出土地点涵盖地域宽,不仅包括宁夏、甘肃、内蒙古、陕西、新疆等西夏故地,也包括存藏于北京、河北等中原地区的文献;二是历时时间长,包括了西夏、元代、明代三个时期,而《俄藏黑水城文献》中的西夏文文献仅为西夏时期。
  
  背景链接

  西夏是中国中古时期党项族建立的大夏国的别称。西夏王朝演绎了长达两个世纪的历史,繁荣了西北地区的民族文化。
  中国有后朝纂修前代历史的传统,但元朝作为宋、辽、夏、金的后朝,仅修了《宋史》、《辽史》和《金史》,而未修西夏国史,这使得很多西夏历史资料未能通过正史保留下来。蒙古军队灭亡西夏时,西夏文物典籍遭到大规模破坏,硕果仅存的西夏资料也逐渐被深深掩埋在历史尘埃之中,使西夏的历史文化变得朦胧而神秘。
  20世纪初,以科兹洛夫为首的俄国探险队在中国黑水城遗址(今属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发现了大批文献和文物。这批中国文化瑰宝绝大部分来自西夏王朝,其余是宋、金、元代文献,这些古本中90%以上是稀有的西夏文文献,还有不少珍贵的汉文典籍和一些藏文、回鹘文等其他少数民族文字文献,内容涵盖语言、文字、历史、法律、经济、军事、文化等多个领域。这批文献是复原西夏历史和社会的宝贵资料,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和文物价值,并催生了西夏学。

第一页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