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画报》创刊号限量珍藏版 【图书信息】 书名:《科学画报》创刊号 作者:杨孝述、卢于道等 书号:978-7-5478-2006-3/N.77 定价:108元 出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内容简介】
《科学画报》创刊号用通俗、生动和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20世纪30年代初期科学技术方面的新进展、新发现、新成果和新产品,以及家庭实用小知识、小工艺、小玩意儿、科学杂俎和科学小说等,比如,生理解剖图说、芝加哥世界展览会、像鱼的潜水艇、苍蝇纸的制造法、取果汁器、旋转梳刷、庞大的智星、算学的预言家等。
《科学画报》创刊号珍藏版的读者主要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科技爱好者以及书刊收藏爱好者。
《科学画报》创刊号珍藏版是由《科学画报》创刊号复制品、专门设计的艺术盒子组成。 中国最权威科学家的巅峰巨作,中国最早期科学梦的最炫标志。中国科学社1933年8月亲创,历史悠久,影响广泛,珍藏最值。
【作者介绍】
杨孝述为中国科学社总干事,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卢于道为中国科学社社员,复旦大学理学院院长,著名生理学家。
【创刊号特色】
1933年,中国社会中的科学启蒙尚处萌芽状态,民众心田的现代科技知识十分缺乏,而西方社会现代科技发展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满怀科学救国理想的中国科学社的一些科学家们,决心引入西方的现代科技“潮水”浇灌中国民众的心田,于是,他们为中国读者定制了前所未有的通俗科学期刊《科学画报》,铸就了中国现代科普的里程碑。
人们常说“八十耄耋”,而今《科学画报》已进至“耄耋之年”。期刊的“耄耋”,彰显了期刊的厚重,根深。在《科学画报》迎接创刊80周年之际,上海科技出版社特意出版了《科学画报》的创刊号珍藏版,是由《科学画报》创刊号复制品、专门设计的艺术盒子组成。
《科学画报》创刊号用通俗、生动和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20世纪30年代初期科学技术方面的新进展、新发现、新成果和新产品,以及家庭实用小知识、小工艺、小玩意儿、科学杂俎和科学小说等,比如,生理解剖图说、芝加哥世界展览会、像鱼的潜水艇、苍蝇纸的制造法、取果汁器、旋转梳刷、庞大的智星、算学的预言家等。
【主编推荐】
80年前,中国社会中的科学启蒙尚处萌芽状态,民众心田的现代科技知识十分缺乏,而西方社会现代科技发展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满怀科学救国理想的中国科学社的一些科学家们,决心引入西方的现代科技“潮水”浇灌中国民众的心田,因为他们认为“要提倡中国科学化”,“必须提倡科学普及化”。于是,他们排除万难,为芸芸众生量身定制了前所未有的通俗科学期刊《科学画报》,铸就了中国现代科普的里程碑。
科普先驱者们在上海播下的科普火种,经过《科学画报》一代代编辑和广大科普爱好者的薪尽火传,已经在中华大地燎原。《科学画报》在科学与愚昧的搏击中起步,在科学与社会的结合中成长,在科学与经济的互动中发展,在科学与文化的交融中进步,在科学与民众的双赢中辉煌。《科学画报》吸引人们接触科学,帮助人们理解科学,启迪人们相信科学,激发人们爱好科学,引导人们投身科学。
人们常说“八十耄耋”而今《科学画报》已进至“耄耋之年”。期刊的“耄耋”,彰显了期刊的厚重,根深。是弥足珍贵的资源、特色,《科学画报》要将积淀的80年厚重历史转化为活力,动力。
面对数字出版的发展,科技传播形式的多样化,不少读者阅读方式改变,阅读兴趣转移,《科学画报》将通过创新应对新的挑战,运用智慧寻找新的机遇,在全新的形势下以全新的姿态继往开来,进行一系列科普新探索和新尝试,掀开科普新篇章。
《科学画报》将进一步把握科普的特点,时代的脉搏,推出更受读者欢迎的优质科普内容,让读者领略科技带来的惊喜,将读者引往科技发展的前沿,给读者解说未知世界的奥秘,为读者引爆创造发明的灵感,使读者获得科技娱乐的享受。
《科学画报》的版面是有限的,而科普是无限的,《科学画报》的科普将超越期刊本身,转型为一个科普平台,升华科普功能。
《科学画报》将在新的起点,再铸辉煌。
毛文涛
【读者评价】
我第一次看到《科学画报》是在念初中时的图书馆里,觉得很有趣,吸引了我,从这以后无间断已整80年了。这些年来无论求学或工作期间力求每期必看,即使战争时亦总要设法能看到。我今年已经95岁了,不算老,眼尚未花,手还不抖,只是对游山玩水已不方便了,但享受阅读《科学画报》的能力不变,这杂志里有大千世界,足够供我阅读浏览,何必再求外出舟车之累。《科学画报》是一本从青少年到耄耋之年不断可看的必备杂志。80年来已使我从中得益不少,还希望能继续读下去。 张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