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来在孔夫子旧书网上发现,早在民国时期创立的《科学画报》合订本定价已经飙到上万元,而今年,恰好是《科学画报》创刊的80周年。1933年,中国社会中的科学启蒙尚处萌芽状态,民众心田的现代科技知识十分缺乏,而西方社会现代科技发展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
而最初创办《科学画报》杂志的,其实是民国时期一群满腔科学救国魂的“海归科学男”,领头的是中国科学社总干事杨孝述先生。早在留美期间,为提倡科学,振兴中华,和好友杨杏佛、竺可祯、胡明复等发起组织中国科学社。回国后,又与任鸿隽、卢于道等努力发展社务,并取得美国退还庚子赔款的资助,在上海成立总社,创办明复科学图书馆、中国科学图书仪器公司,任常务董事兼总经理。创刊《科学画报》,并兼任总编辑。《科学画报》是为国内第一本图文并茂的综合性科普期刊,受广大读者簇拥。
由于当时受“五四运动”的影响,以杨孝述为首的科学家们一直在思考,如何能使高深难懂的西方科学为中国人所接受,在1933年第一期《科学画报》的内容中,创办《科学画报》的科学家们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全面的介绍了当时美国世博会的盛况,同时它也是第一份横排文字、西文标点的杂志。在当时对先进科学技术还处于懵懂状态的中国读者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科学画报》真正意义上成为了中国第一本以通俗形式,传播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科普刊物。
如今,《科学画报》已经走过了80年的历程,于今天回首1933年,杂志一路走来的坎坷和辉煌,都为了我国科普出版历史画上了浓重的一笔。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特别推出《科学画报》创刊号,除了回顾、重温历史,纪念科普传播的起步之外,更重要的是为了激励当下人,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启发人们应该用何样的态度去面对科学知识的传播与应用,以及何种心态去面对当下貌似无法成为潮流的科普知识,从而来支持我国的科普事业发展。与此同时,《科学画报》创刊号更能满足文化、科学、历史爱好者和收藏者的需要。
《科学画报》在科学与愚昧的搏击中起步,在科学与社会的结合中成长,在科学与经济的互动中发展,在科学与文化的交融中进步,在科学与民众的双赢中辉煌。《科学画报》吸引人们接触科学,帮助人们理解科学,启迪人们相信科学,激发人们爱好科学,引导人们投身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