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以下简称两院院士)是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多少让人觉着有点神秘。从2004年到2007年我历时三年编撰收录了788位两院院士简历、主要成就、著作和论文、照片和题词的《院士春秋》(一、二卷)。2012年,经历一番波折,我参与策划的两卷本《共和国院士回忆录》也得以顺利出版。2008年汶川地震,香港刘浩清教育基金会出资千万在四川彭州市桂花镇中学重建主教学楼,我邀请了近百位两院院士为新落成的主教学楼题词。其间还曾策划在天涯海角的三亚设置两院院士书法作品碑刻“翰墨长廊”,后因故而搁浅。由于上述的几件事,让我在不知不觉中走近了两院院士这个群体。
去年因为与上海市普陀区文化局、普陀区图书馆成功合作举办了“世纪诺贝尔——获奖者题词、签名书、签名照片和邮品系列珍藏展”的缘故,我们商定今年在上海国际艺术节期间再举办“相望共星河——中国两院院士书画作品展”,并请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相望共星河——中国两院院士书画作品集》。
70位两院院士和他们的亲友给予我们无私的帮助,不仅送来了他们精心创作的书法和绘画作品,而且还积极为我们提供征集作品的线索。曾溢滔院士和王威琪院士向我们提供了谈家桢院士和苏步青院士书法作品。王德基老师、卢葛覃老师和竺安老师向我们提供了王淦昌院士、苏步青院士、卢嘉锡院士和竺可桢院士书法作品。正是他们的鼎力相助,才使90位两院院士的159幅书画作品得以和广大读者、观众见面,首先应向他们致谢。在这里要特别感谢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原中国工程院院长、原上海市市长徐匡迪院士,他不仅寄来了书法作品,还欣然为《相望共星河——中国两院院士书画作品集》写下了情文并茂的序文《科学与艺术的交相辉映》。其次要感谢好友俞平尔、卢甫圣、桂正和、何丽芬、范文翔、文福来、王彬以及在成书过程中所有给予过我们帮助的友人。
两院院士中不仅有科学造诣精深的大科学家,而且还有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上出类拔萃的佼佼者。征集两院院士的书画作品向世人展示,旨在进一步向全社会“弘扬科学精神、传承中华文化”。我们这次尽管已经征集到了郭沫若、竺可桢、苏步青、卢嘉锡和张香桐等90位两院院士的书画作品,但还是与在书画方面颇有建树的张钰哲、陈能宽、赵九章、汪胡桢、贝时璋、吴良镛和潘家铮等两院院士失之交臂。我们衷心期待将来有机会能与他们再续前缘,让梦想成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