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底的《朴槿惠日记》,在一个月内,四次重印,“朴槿惠热”究竟所谓何事?
近日,上海国际文学周上,韩国驻上海文化领事、文化院院长金镇坤、上海译文出版社总编辑史领空、韩国成均馆大学博士、《朴槿惠日记》记者陈冰冰一起出席的《朴槿惠日记》作品分享会也许能说明点儿什么——这不仅是人们了解这位韩国现任女总统的一个窗口,同时也是韩剧之外,了解现在韩国和未来五年的韩国的窗口。
朴槿惠,现任大韩民国总统,已故前总统朴正熙长女。父亲朴正熙是韩国第五至第九任总统、“汉江奇迹”缔造者。
“朴正熙前总统的女儿”这个头衔,既是朴槿惠的资产,同时也是她的债务——1974年8月15日,母亲遇刺身亡,身为长女的朴槿惠匆匆从法国返回韩国,临时代行第一夫人角色。1979年10月26日,时任总统朴正熙遭中央情报部长官金载圭刺杀身亡,终年62岁。显赫的第一家庭蒙上难以形容的阴影,朴槿惠的内心遭受重创。二十年后她再度重返政坛。
她至今未婚,亦无子女,性格沉着冷静;她立志成为韩国的撒切尔夫人,几十年来,朴槿惠的个人生活,尤其是其心路历程,始终是一个谜——她在外界不断的猜度和揣摩声中走到今天。
日记的公开出版,无疑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
周作人说,日记与尺牍是文学中特别有趣味的东西,因为比别的文章更鲜明地表现出了作者的个性。诗文小说戏曲都是做给第三者看的,信札只是写给第二个人,日记则给自己。
朴槿惠的日记当然不能排除政治家传之后世的视角和刻意为之的痕迹。但言为心声,几十年的日记必须有所区分。朴槿惠在自传中写道:“按照母亲的教诲我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从小学开始写日记,一天也没有中断过。”综观整部日记,1974年以前的部分删掉了,或许是最私人的部分;1974年到1979年这段时间所公开的并不多;1998年10月当选会国会议员后的一部分出版过;2004年到2012年8月则在网上发布,并拥有上百万点击量。其中公开的和不公开的当然有各种私人或者国家原因,但无论如何,这都不失为一段韩国的正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