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读物怎么选?

    拿到一本书之后,最直观的可以看看是哪个出版社出的、作者是谁、书籍的整体设计感觉以及印制质量等。书的封面、排版、纸张、装帧、插图,等等,这些要素会直接影响到书的质量,如果在书中发现措辞不当、字体不合理、纸张太差、装帧不精致……我们先不管书的内容如何,至少这类书是值得怀疑的。

    阅读注意事项

    提倡“分级阅读”


    选择了好的图书之后,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应该如何引导他们进行阅读呢?这是很多家长关心的问题。

    白冰说,儿童的心智水平和鉴赏能力有限,所以对于0~12岁的孩子,家长和老师首先要选择适合他们年龄段的图书,也就是提倡“分级阅读”。所谓分级阅读,就是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一定要有针对性地选择他们能够读得懂的书,让什么年龄段的孩子读什么样的书。

    目前中国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儿童分级阅读标准。在欧美,有蓝斯儿童分级阅读标准,把儿童书按难易程度,按照26个英文字母来分级,对儿童读者的阅读能力也有一个26级的分级。但中国还没有这样一个儿童分级阅读标准。

    白冰提到,为了家长和孩子选择图书的方便,我们的出版社应该提倡分级创意、分级策划、分级推广、分级展示。新华书店等一些机构,如果有条件的话,应该做到分级展示,让家长和孩子一目了然地看到书架上的书适合什么年龄段的孩子阅读。

    在这方面,一些图书馆和网上书店已经开始有所行动了。比如当当网的儿童读物分级就做得比较好。

    分级阅读有利于培养儿童良好的阅读习惯,孩子会觉得阅读很有意思很好玩,孩子就会越来越喜欢阅读。如果选了孩子读不懂的书,孩子很难培养起对阅读的兴趣。这是所有家长都要注意的。

    第二是选择孩子感兴趣的图书。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家长,要知道孩子的兴趣点在哪里,从他最感兴趣的图书开始阅读。

    第三,不管是哪个年龄段的孩子,都要讲究精神营养膳食的平衡,阅读范围不能只局限于某一种类型的图书。家长既要给孩子看儿童文学作品,也要引领他们看一些自然科学读物;既要给孩子看中国原创作品,也要给他们看一些世界经典作品;既要读流行的图书,也要读经典作品;品种上也要多样,既要让孩子读儿歌、《三字经》,也要让他们读童话、小说以及适合他们这个年龄段阅读的缩写或改写的名著经典。

    第四,家长应该了解哪个年龄段的孩子应该读什么样的书,每年为孩子制定一个开放性的阅读计划。书目的制定可以根据教育部推荐的阅读参考书目,也可以参考一些相关的著作。

    比如儿童文学家彭懿曾经写过《世界图画书阅读与经典》、《世界儿童文学阅读与经典》,里面介绍了很多经典的图画书和儿童文学作品以及哪些书适合哪个年龄段的读者看。

    低幼读物图要大,文字要简单

    北京某少儿出版社编辑王瓦娜之前曾从事早教工作,她告诉记者,0~2岁是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一个好时期。这个年龄段是婴儿肢体运动和感官的重要发展期。在为孩子选择图书时,1岁以内应该先以看图为主,家长可以买些图画书,挂图等;2岁以内可以给孩子看图讲故事,并且形成习惯。那么这个时期家长又该选择什么样的图画书给孩子呢?

    王瓦娜建议:“在孩子学会主动看书以前,我们要选择孩子比较喜欢的那本图画书或者仅仅只是某一页,你会发现即使就那么一页,如果他喜欢,他会不厌其烦地自己翻看,而且看得非常开心。”

    王瓦娜说,3~6岁的孩子可以自主阅读了,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有很强的模仿性,不但会模仿从故事中所学来的新字眼与句法,并且会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尝试与应用,在这个过程中会给家庭带来很多快乐。低幼读物图要大,文字要简单,主要是通过图来表意、传达讯息。

    “如果你钟情于外国的绘本作品,有很多母婴网站和母婴杂志会定期做一些TOP排行,推荐和分享一些优秀作品。”

    “尽管我们在为孩子选择图书的时候会分龄,但是孩子小时给他们讲故事的旧书,可别因为孩子长大了就丢掉哟!激发视觉还有句型重复的图画书,在下一个年龄段可是很好的认字书呢!一本书不断出现模式相似的句型,有助于孩子将语音和字形互相连结,进而指认出句中的字来;同时,这类读物通常也强调字的押韵和句子的韵律性,可加强孩子对字音的敏锐度,为将来的注音学习奠定基础。”王瓦娜说。

    此外,闫韶瑜提醒家长,幼儿图书不要选择色彩过于鲜艳的。一些铜版纸印刷的书籍,反光很厉害,对孩子的眼睛有刺激。图书纸张太硬,会划到孩子娇嫩的小手。

    培养阅读习惯

    用情感引领儿童阅读


    白冰特别强调,在为孩子选择了合适的图书之后,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是非常关键的事情。

    “我同意儿童文学家金波先生的观点。他提倡用情感引领儿童阅读,亲子共读的时候要抱着孩子或者拉着孩子的手,让孩子感受到阅读时亲情的传递。”家长需要注意的是,不能把阅读变成一种任务,在孩子阅读的过程中过多地提问题、留作业,而是要让孩子感到阅读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让孩子快乐阅读,轻松阅读。

下一页 第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