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上海市公安局信息,2001年全年,出国留学者近10000人,其中,经十四家出国留学中介机构出国者人数约为6000-7000人。约占了整个出国留学市场的60-70%,中介机构在其中起的作用已经不言而喻。其余的可能包含了成绩特别优秀而直接被国外大学录取者,包含了有亲戚、朋友等各类关系在当地而直接办理出国手续者。暑期正值出国留学高峰时期,我们采访了上海中智国际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夏海蓉总经理。
出国读大学 高二做准备 每年的3月和8月,是出国留学的高峰。3月是欧洲各类大学录取的时间,而8月虽然说与国外开学的时间不相匹配,但是各类初中或高中毕业生的家长,特别是高考不理想的或未能如愿进入自己志愿的学校或专业的学生家长开始关注出国留学的市场,准备为孩子谋划另外一条出路。
事实上,这个时候开始关注留学已经有一些晚了,一般而言,英美的国家是9月开学,新西兰、澳大利亚的大学是年初开学,再加上办理各类手续至少需要4-6个月的时间,这中间,还没有包括家长的思想准备期、咨询期,以及外语成绩准备期、担保资金准备期等等。高考之后,至少要等一年才能赶上英美国家的开学,而如果是要去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话,则会耽搁1年半的时间。因此,对各类有准备要送孩子到国外接受教育的家长而言,最好是提前计划,早做准备。一般而言,在高中二年级的时候就因该作好咨询、资金,以及外语成绩的准备。如在高中二年级提出申请的话,就能与国外的课程顺利衔接,既打好了基础,又不耽误时间。要知道,孩子在18岁左右是求学黄金时间,每一年都是很宝贵的。但还是有很多家长是不到黄河心不死的,不到高考结束,他们连问也不来问。高考一落榜,最好明天就能走。现在不是很流行一句话“要为明天作准备”吗?出国是人生大事,当然更要做准备。
办理留学产生纠纷的原因 目前出国留学中的纠纷的确很多,主要纠纷还是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是指那些无需雅思成绩,校方不面试,亦不需经济担保或较少经济担保的院校。这类院校一般都是国外的三流院校。正规院校对以上两点要求是很严格的。
二是学历的尴尬:学生不是从正规高中毕业,而是从中专、职校、技校等毕业的,或者是毕业之后又读了一个比如成人高考的大专,这一类的学生,说实话很难进入国外的一流大学,只能进入国外的二三流大学。如果本人是好学上进的也就罢了,出去几年,的确也能学有所成,而本身在国内的文化课基础已经差了,在国外又不能迎头赶上,外语又听不懂,在国外又没人管,就天天逃课。家长知道后,自然是投诉不断了。
面对这一类情况的学生,当然有中介公司本身的问题。部分中介公司为了招揽业务,将国外说的花好稻好,给了家长太高的期望值。其中也有家长本身的问题,他们觉得孩子在国内很难改变学历,寄希望把他送出国之后就会自立,就会吃苦耐劳,就会勤学好问,似乎出国是解决问题的万能钥匙。因此,我们中智在做到这一类人的服务的时候,都会发给他们一本出国留学手册,告知他们出国后可能遇到的问题。并且会举行一些讲座,告诉他们出国后3到6个月内会遇到的困惑和问题,包括告诉一些家长在出国后家长和孩子之间会遇到的思维、文化上的差异,这些差异是无形的,但很多时候是会让家长非常失落和困惑的。
中国的家长“侵犯人权”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事例:去年,我们与加拿大某所大学合作非常愉快,有很多学生通过我们顺利地去加拿大这所大学就读。在国内却有不少家长不断地来找我们公司,希望校方定期地提供一些孩子在异国的情况报告。我们立即与校方联络。得到的回复让我们诧异,他们认为我们的要求是不可思议的。“在我们这里就读的都是成年人,他们都已经年满18岁,他们都已经有完全的思考能力和行事能力。因此,您要求我们出具的报告在这会被认为是侵犯他们人权的行为。”我们看了这份回复之后啼笑皆非,作为一个孩子也在异国的母亲,我十分能够理解这些家长的心情。只能反复与校方协调,我们解释说这是中国独特的国情,作为中国的父母,无论儿女多大,都认为他们是永远长不大的孩子。要求他们谅解并配合。
另外一类就是家庭经济条件不够的,倾家荡产甚至是举债才送孩子出国,这样后续的费用就很难有保证。而且全家的期望值也会很高,期望孩子学有所成,期望孩子衣锦荣归,至少期望收回为孩子出国而准备的投资成本。这样的家庭神经会很脆弱,孩子在国外遇到任何问题,有时候是很小的问题,甚至是很正常的问题,他们在精神上受不了,似乎是天要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