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航》之后,纪德催促圣埃克苏佩里再接再厉,写一部“不要是一个完整的故事,而是一种……一束花、一堆锦缎,不受时空的限制,一个个篇章写出飞行员的感受、激情、思想,类似康拉德给海员写《海的镜子》式的著作。”隔了8年,圣埃克苏佩里才向纪德和读者献出一串八株花的花束,起了一个公认为极贴切的好书名《人的大地》。
这是形式介于小说与散文的集子,共分8章,每章独立成篇,都有一个主题,各章之间血脉相连,最后归结到人。第一章《航线》讲述了前辈对初上蓝天飞行员的指导,以及新飞行员如何通过职业而从芸芸众生里破茧而出;第二章《同志》讲述了梅尔莫兹开拓航线牺牲了和吉约梅在安第斯山超越了自我的故事;第三章《飞机》赞美了飞机是“穿越艰苦人生之航的载体”,是发现人类本性的绝好的工具;第四章《飞机与星球》中,作者通过飞机,感受到自己与大地和这个星球紧密相连,星球承载着人类;第五章《绿洲》展现了沙漠中的绿洲;第六章《在沙漠中》讲述了作者在撒哈拉沙漠时对自我的探索、与异教徒交流、抵抗敌人的故事;第七章《沙漠中心》描述了在沙漠坠机后,作者和同志排除万难走出沙漠的过程,借此思索生与死、人与人、行动的意义;第八章《人》讲述了一名军士义无反顾地执行必死的任务。
因为《小王子》的出版,圣埃克苏佩里在中国有很高的知名度。《人的大地》是一部能够很好地体现作者的“行动哲学”和人道主义精神的作品。萨特曾说,圣埃克苏佩里的思想是参照人的生存而形成的,他专注的是人,他应该是存在主义作家的先驱。《人的大地》作于1938年,1939年出版并获当年的“法兰西学院大奖”,同时,美国以《风沙星辰》为名出版英文版,列为畅销书。
本书的译者为著名的法国文学翻译家马振骋。相比于其他圣埃克苏佩里的译本,马老的译文更富有文学性,例如,同一句话,曹丹红的译本中为“积多少劳累才会到今天这个地步啊!”,而马老翻译为“积劳成疾”,言简意赅又意蕴深长,使中国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原著。另外,马老在法国文学翻译领域享有很高的声望,获首届“傅雷翻译奖”。
《人的大地》里没有情节,没有故事,没有爱情叙说,没有外貌描写,没有心理分析,独特之处是他把结构作了非常规处理,使人读来觉得这些内容可以触摸。诚如译者所言,圣埃克苏佩里要越过表象达到本质,本质是眼睛看不见的;越过行动达到爱,爱是语言不能表达的;越过黑夜与星辰去感觉永恒,永恒是无法测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