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由新闻出版总署和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和上海市新闻出版局承办,静安区人民政府协办的2012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将于8月15日~21日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
今年上海书展仍以“我爱读书,我爱生活”为主题,参展面积约2.2万平方米,全国500余家出版社带来的15余万种图书,将全面展示反映中国社会发展成果和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出版物,一批向十八大献礼的重点出版物和社科、文学、艺术、科普、少儿类精品力作将在书展集中首发。
世纪出版世纪馆、世纪出版文艺馆——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门类齐全显实力
展馆位置:世纪馆 上海展览中心东一馆二层 文艺馆 上海展览中心西一馆二层 图书品种:近2万种 新书近3000种
作为上海书展上的主力军,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提前数月就开始筹备相关工作,凭借重组后雄厚的出版资源,为此次书展提供了近2万种图书,其中新书近3000种,内容覆盖党史党建、哲学社科、文学艺术、古籍文献、教育科技、大众时尚、少儿读物等几乎所有的出版领域。
在人文社科方面,已推出500多个品种的《世纪人文系列丛书》将再次集中推出32个新品种,包括《人类与大地母亲——一部叙事体世界历史》、《历史的逻辑》等。对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政治科学感兴趣的读者一定不能错过该领域的品牌丛书《东方编译所译丛》,本次书展上海人民出版社又将推出《人、国家与战争——一种理论分析》、《美国在中国的失败(1941-1950)》等十多种新品,严格的丛书入选标准是保证这套丛书学术水准的关键,也是读者选择此套丛书的理由。对中国哲学感兴趣的读者还会记得去年书展上颇受关注的《该中国哲学登场了?——李泽厚2010年谈话录》,今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将推出《中国哲学如何登场?——李泽厚2011年谈话录》,该书对上一谈话的未尽之意,对过去学界的诸多责难作出酣畅淋漓的回复,显现了李泽厚一生的哲学成果,对中国哲学能否登场世界作了更深一层的探讨。
在历史研究、文学研究、考古研究、语言学研究、心理学研究等方面集团也奉上不少佳作精品。比如,上海古籍出版社推出的《谭正璧学术著作集》,显示新一代学者在中古史研究领域实力的《中古中国知识·信仰·制度研究书系》,反映最新考古和文博成果的《黄金草原——古代欧亚草原文化探微》、《锦上胡风——丝绸之路纺织品上的西方影响(4~8世纪)》等;上海教育出版社推出代表当今中国语言学研究最高水准的《著名中年语言学家自选集》,从美国引进的当代流传最广的《职业心理咨询系列丛书》;还有中西书局推出辑集19世纪至20世纪初中国人文学者的代表性论著的《中国近代学术名著丛书》,对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北京大学藏西汉竹简等重要简牍文物的技术保护以及整理研究情况予以系统介绍的《古代简牍保护与整理研究》等。
除了学术精品,在人文社科方面也有一些面向大众的通俗文化读物,比如上海人民出版社的《陈独秀大传》、《毛泽东点评古今人物》、《那时的军营那时的我》;上海译文出版社推出的作者为彼得·海斯勒的《江城》以及阿兰·德波顿的《写给无神论者》;上海辞书出版社的周国平著《人生哲思录》、赵鑫珊著《科学·艺术·哲学断想》;学林出版社的肖复兴《音乐笔记》、《话说上海生活细节(清末卷)》、《百姓生活记忆》;上海咬文嚼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文化细节丛书》等。
此次书展上,也有诸多古籍文献整理方面的精品向读者展示和销售,比如上海古籍出版社放大开本,精工印制的《文渊阁四库全书(1500册)》;上海书店出版社推出重新影印的民国著名期刊《东方杂志》(全套精装200册),由熊月之主编、具有近代上海的“百科全书”之称的《稀见上海史志资料丛书》,由朱维铮主编并亲写导读的《中国经学史基本丛书》,经77位专家历时3年整理出的《中国近代文学大系》,被称为“集近代文学精粹,是现代文学桥梁”,以及由杨胜宽、蔡震主编的《郭沫若研究文献汇要(1920-2008)》等。
关注经管类图书的读者,将发现格致出版社出版的彼得·德鲁克的经典营销著作《营销管理》(第14版),关于次贷危机最全面的“验尸报告”《黑名单:谁是金融危机的元凶?》,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陆雄文强力推荐的《狐狸与狼:企业管理的个性与群性》,以及《国际经济学》(第五版)、《微观经济学》(第三版)等经管类经典教材。还能看到上海远东出版社的《世纪博弈:中美贸易战真相与反思》、《跟着大象学跳舞:商界领袖告诉你卓越经营并不难》;人民出版社的《为什么西方经济越来越乱》、《开开经济学家的玩笑》等写给大众看的经管读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