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也是一种现实

  威廉·施密德的《幸福》一书在中国出版是很有价值的。因为人人都想要幸福,亚里士多德说过,幸福是人的一切行为的最终目的,我们做的所有其他事情都是为了得到它。这个话说了等于没有说。人人都想要幸福,没有人不想要幸福。但是到底幸福是什么?没有人能说清楚,其实很难说清楚。施密德这本书非常简明扼要,而且很清晰地把幸福这个问题谈得很清楚。我是很佩服的。

  我想说,一个人的生活,丰富才好。丰富,肯定就不是完美的那种。完美是很简单的,但是丰富的话,一定是不完美的。

  什么是幸福?就是人生中最宝贵的价值,最珍贵的价值你得到了,人身上最重要的东西你实现了那就是幸福。人身上就两样东西最重要,一个是生命,一个是灵魂。生命应该是单纯的,现在太复杂了。人的生活应该自然,这是幸福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是灵魂,当然应该丰富、高贵等等,这是精神上的追求。

  平民的幸福

  中国城市化的过程中,很多人为了生存背井离乡,成了城市里生活在贫困线之下的,为生存而挣扎的人。跟他们谈幸福我觉得真的是太奢侈了,是很不恰当的话题。首先要让他们能够,基本像一个人一样的生活,这是最主要的问题。但是,生存问题已经解决了,也生活得不幸福。我甚至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孩子的幸福

  没有一个父母不愿意自己孩子幸福,但现在中国很多父母,尤其是年轻有小孩的父母面临一个很大的问题。实际上幸福可以分成两个层面,一方面是自己不能支配的,我们称之为命运、运气。这方面你不要想,因为你自己的运气你也无法支配。我们应该考虑的是我们能支配的那部分。你对你孩子的幸福能支配什么?我觉得就是我所说的价值观的问题。现在恰恰问题出在这里,从这个角度来说,你要让你的孩子幸福,应该让他现在就幸福。很多家长认为他是爱孩子,实际上他是和教育体制一起迫害孩子,来剥夺他们幸福的童年。没有幸福的童年,绝对不会有幸福的一生。你要让孩子有自己创造幸福和承受苦难的能力,这是比你给他一些物质的东西,或者你让他上名校重要得多,能让他面对生活,自己创造幸福,承受苦难。如果他没有承受痛苦的能力,他以后肯定不幸。这实际上就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你不要光让孩子在应试的路上使劲的拼命。

  伴侣的幸福

  我写过一段话:人生的道路上最好是有一个伴侣,其次好的是没有伴侣,最糟糕的是有一个坏的伴侣。这是我给剩女的建议,如果没有好的伴侣,你就把剩女进行到底。我看到有的剩女嫁给很糟糕的男人,我真为他们心疼,难受。

  工作的幸福

  对于幸福,我觉得要有自己喜欢做的事,这一点特别重要,很多人说他不喜欢现在的工作,那你就选一个你喜欢的吧。他选什么?他就选一个挣钱最多的。并不是他真正喜欢的,不是真正从内心喜欢的。我说你真正喜欢的,不挣钱也要做。实际上我自己的经验就是这样,其实我很长时间,我做的是自己不喜欢的事。我工作是不喜欢的,但我有我的喜欢,我是一直在坚持做的,那个东西不能养活我,一点利益都没有。但如果有真兴趣,这是人生在世最重要的事情,那你才活得有意思。

  中国人的幸福感水平低,应该说有两个原因,信仰缺失是一个原因,也有个人的原因。在个人选择上,你到底人生中看重什么,追求什么?你是有自主权的。不一定要受这个环境的影响。另外一个问题是不可控因素。你去追求幸福,但你对你的行为结果完全无法控制,有很多你完全无法支配的、强制性的因素会加入进来。这是幸福缺失一个最重要的原因。

  心灵也是一种现实。我们往往容易把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看作是现实,精神生活不是现实。实际上人的生活中,最重要的,给人幸福感最大的就是一种心灵生活。你欣赏艺术作品也好、你读书也好,你得到的愉悦,本身就构成你生活当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它并不是虚的,它也是实的。并不是物质的东西,并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行为的东西才是实的。如果你这么看你就不会这么矛盾,而且你不会要求精神生活让它有一种外在的表现。真的没有必要。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