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大社:湖南人民出版社
就出版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图书的特点而言,湖南人民出版社能够充分利用本省丰富的领袖故里资源。比如,该社出版了很多有关毛泽东的图书,“十一五”期间就有《毛泽东大决策》、《毛泽东五十次回湖南》、《粟裕与毛泽东的将帅之交》、《跟着毛泽东打天下》、《写给永远的毛泽东》、《长征中的毛泽东及三人军事指挥小组》、《恰同学少年》、《毛泽东诗词与时代风云》、《斯大林、毛泽东与蒋介石》等。其中,被当做“红色青春读物”重点推出的《恰同学少年》以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五年半的读书生活为背景,展现了毛泽东、蔡和森、向警予、杨开慧等一代伟人的学习生活,同时塑造了杨昌济等优秀老师形象,在社会上产生广泛影响。
湖南人民出版社能够成为出版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图书的地方大社,与他们的长期努力也是分不开的。他们意识到,大多数出版社根据自己的出书方向,经过十几年或几十年的努力,在市场上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读者购买图书时,也会根据自己购买图书的种类,有倾向性地选择出版社。因此,出版社要通过多种方法进行品牌维护,以保持已拥有的读者群。为此,湖南人民出版社通过建立读者俱乐部、开办公益学习讲座、认真回答读者疑问等方式,赢得了读者信赖,始终维护自己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图书出版界的品牌地位。
后起之秀:贵州人民出版社
在出版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图书时,贵州人民出版社能够异军突起,成功因素很多。其中,以下两点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
一是全社同心同德、群策群力。为了确保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图书项目的顺利实施,贵州人民出版社提供了充分的政策支持。比如,通过组织专门的论证会等形式,强化广大编辑对出版发行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图书的重要性的认识,广泛调动广大编辑参与此项工作的积极性。又如,安排总编办公室、出版部等相关部门在选题申报、书号申领及图书印制等各方面做好配合和把关工作。再如,将出版发行该题材图书作为出版社的重点工程来实施,设置专门的出版基金给予支持,对参与其中的员工的工作量认定会给予一定补贴,年终考核时对于按时完成选题的有一定物质奖励。二是善于发掘本土资源。贵州是革命老区,红色资源非常丰富。贵州人民出版社在工作中深刻认识到,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图书的选题若能实现与贵州特色资源的契合,则更能发挥自己的优势,也能彰显服务地方、服务人民的本职与特色。为此,他们推出了一些既立足贵州实际、又具有大局视野的该题材图书。比如,2006年出版的《雄关漫道》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而作。该书充分挖掘了红军长征的贵州资源,生动表现红二方面军指战员长征中动人的一幕幕历史,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于2008年获中宣部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入选作品奖。
建议
高度责任感 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 图书出版保证
为进一步加强和繁荣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图书的出版,我们在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反复探讨和分析,提出以下应对的策略。
第一,要增强政治责任感,进一步提高对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图书出版重要性的认识。宣传老一辈革命家思想生平业绩,记述党史、国史、军史上的重大事件,是出版社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应有之义。作为各级人民出版社,尤其要牢记“人民”两字,始终坚持正确导向,自觉增强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强出版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图书,更好地教育、鼓舞和激励人民群众,正是各级人民出版社坚持正确导向和强化责任意识的表现。在当前出版单位转制的条件下,各级人民社更要自觉地承担更多责任,通过出版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图书,在图书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强化党和国家的主流出版阵地的地位。
第二,要能够抓住重大纪念日,进一步提高对出版时机的认识。老一辈革命家的重大纪念日,党史、国史、军史上的重大纪念日,党的现实生活当中的一些重大事件,都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出版社在策划重大历史题材图书的时候,千万不能错过这些时机。俗话说,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各家出版社一定要有“先行一步”的前瞻性眼光,一定要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一定要配合党和国家的宣传重点,提前做足准备工作,不要错过任何一个时机。而且,特殊时机带来的出版规模效应,也能为同类图书增添不少关注度。更何况,选择一个适合的时机将图书推进市场,对提升经济效益也有很大的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