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间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图书综述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阶段。五年来,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图书的出版状况如何?取得了哪些新经验?出现了哪些新问题?有没有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围绕这些问题,中央文献研究室科研管理部选择以人民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为典型案例,对“十一五”期间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图书的出版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表明,“十一五”时期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图书的出版,无论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那些代表性作品的出版,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概述

  红色出版潮 辉映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图书出版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内外的复杂形势和重大挑战,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大环境中,图书出版业呈现出全面推进的局面,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撑。

  从有关部门的统计中,我们可以看出,图书出版的四要素——品种、总印数、总印张、总定价——在“十一五”期间都呈现增长态势。其中,图书出版品种比“十五”末增长45.47%,总印数比“十五”末增长10.13%,总印张比“十五”末增长31.53%,总定价比“十五”末增长83.62%。其中,品种、总印张、总定价三要素持续5年递增,总印数除2009年略微下降0.66%外,其余4年均是增长。

  “十一五”期间,也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图书出版的丰收季节。围绕老一辈革命家的纪念日、纪念党和国家以及人民军队的重大历史事件,各级出版社掀起了红色题材图书的出版热潮。比如:2006年是朱德诞辰120周年,2008年是周恩来、刘少奇诞辰110周年,为了缅怀他们的丰功伟绩,学习他们的精神风范,中央文献出版社等出版社,各自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相继推出了多种形式纪念朱德、周恩来、刘少奇三位伟人的图书。

  2006年,为庆祝和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各出版社共推出200余种长征题材图书,种类齐全,体裁多样,能够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需求,在社会掀起了一股“长征热”。

  2007年,为庆祝和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全国各出版单位推出了大量军事题材图书500多种。这些图书体现了强烈的历史感,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涵,全面生动地记录了人民军队在不同时期艰苦奋斗、不怕牺牲、英勇献身的光荣历史以及所建立的丰功伟绩。

  2008年,为庆祝和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在中央的统一部署下,新闻出版总署和中央宣传部组织出版了《强国之路——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重点书系》,35种图书共涉及21家出版社。

  2009年,为庆祝和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在中央的统一部署下,新闻出版总署和中央宣传部组织出版了《辉煌历程——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重点书系》,52种图书共涉及31家出版社。

  从上述情况不难看出,“十一五”期间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图书的出版在全国总体情况还是比较好的。这是社会诸方面力量共同努力的结果,各出版社的辛勤劳动尤其需要称赞。其中,除了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解放军出版社等中央级出版社外,各地人民出版社是该类题材图书出版的主力军。

  个案

  各地人民社 成为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出版主力军


  由于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解放军出版社等中央级出版社的专业性很强,不利于综合比较分析。所以,我们将这次调研的主要目标确定为各级人民出版社。为了深入观察和分析相关情况,我们又进一步选择人民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三家单位作为具体调研对象。之所以这样选择,是因为这三家出版社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图书出版上,历史情况不同,所处环境不同,现实特点也不同,在全国较有代表性。

  老牌强社:人民出版社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人民出版社上下都非常讲政治,能够把坚持正确的出版导向放在首位,齐心协力地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而努力。

  就出版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图书的特点而言,人民出版社因其身份与地位,比较侧重于理论性、宏观性、权威性。就目前的出版情况而言,人民出版社可以说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图书最重要的阵地。实践中积累的经验,也有助于他们进一步拓展工作局面。

  我们在调研中了解到,他们在“十二五”时期有着更加宏大的规划。而在开局的2011年,人民出版社也不负众望,贡献了很多精品力作。比如,该社出版的纪念建党90周年系列丛书,包括《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发展史》、《中国共产党90年历程》、《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历程》、《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建党大业》、《亲历中国共产党的90年》等,无不在社会上产生较好影响。

下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