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得

  2007年8月18日,女儿动身去北京上大学了。这一年,她正好18岁。面对要走出家门独自生活的女儿,我心里五味杂陈。欣慰、幸福、伤感一齐涌上心头。
  女儿终于长大了。作为母亲,会永远记着自己孩子从出生到一天天长大的故事。爱孩子是连母鸡都知道的。可是,母亲不是母鸡,只会给孩子一把谷子。那么母爱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
  我认为,一个母亲,首先要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孩子,其次,要知道如何养育孩子。
  我要孩子的目的,一是和相爱的人共同完成一项使命,二是竭尽所能培养一个能自食其力、对社会有益的人。
  为了实现这一想法,二十多年来,我认真履行着母亲的职责。怀胎时,我注意科学饮食,以无比喜悦的心情盼望她(他)的到来;生下她后,我力求科学喂养,和她一起读书看报,让她不仅有一个健康的肌体,还要有一个快乐的精神世界;上学后,我逐步引导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就她独自行走于世的能力。
  常言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我始终遵守“舍得”二字: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不仅要舍得自己,更要舍得孩子。
  一个母亲要全身心地爱孩子,首先要对自己的人生有取舍。
  当孩子在我身上发芽的时候,我就告诉自己:从此,这个世界上第一等重要的事就是孩子。因为,既然选择了要这个孩子,就必须为这个孩子负责,否则,就是犯罪——不履行母亲职责的渎职罪。
  为了让腹中胎儿健康生长,我的日常生活每天以一部孕妇营养书做指导,把该吃的东西尽量都吃到,不管味蕾感觉好还是不好。我每天保持精神愉快。怀孕期间,单位实行双向选择,我面临待岗的窘境。但我告诉自己:岗位与孩子相比,孩子更重要。
  一个母亲,好好养育孩子是她最重要的事业。从个人角度来说,这个世界上什么都有变数,惟独母爱不会变,所以,养好孩子是只有成功没有失败可言的事;从社会角度讲,母亲付出精力和心血培养孩子,也是在为社会做贡献,因为她培养出的孩子不是关在笼子里自己欣赏,而是要到社会上工作生活,再去好好地承担人类繁衍、社会繁荣的义务。
  基于此,在我生命的旅途中,不论遇到什么样的选择,我第一考虑的是会不会影响女儿的成长。1995年,市里招考女干部,我心思动都没有动。
  2004年,丈夫去世,天塌之祸面前,我决然擦干眼泪,独自牵起女儿的手说:只要我们自己不倒下,就没有什么能让我们倒下。我命令自己坚定信念,想方设法将女儿推到自由飞翔的站台。
  都说养孩子辛苦,要我说,养孩子是最有成就感的事业。只要你付出,她每天都在向你阐释“成功”两个字。22年过去了,女儿第一次对我笑的样子还在脑海,含混的“妈妈”声还在耳边,蹒跚学步的身影还在眼前……可是,站在我眼前的女儿已的的确确是个子比我高、学历也比我高的大人了,尽管在我眼里她永远是个孩子。更让我这个当母亲骄傲的是,女儿把我的幸福与否当成了自己最重要的事。
  女儿长大成人的事实表明,在我带着女儿向前走的过程中,我虽然准备着付出,但事实却是收获了许多。
  因为决心要为孩子付出,所以生活中芜杂的东西对我失去了诱惑力,让我始终处在一种简单、宁静、快乐的幸福心态中;因为要给孩子讲童话故事,所以我把从未看过的童话故事都学习了一遍;因为要教孩子唱歌,所以我也天天在唱;因为要教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所以我自己先遵循着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习惯。
  女儿给我的收获真的不是言语所能表达的。
  爱孩子还得舍得孩子。为了让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了赋予她独立行走于世的能力。
  人生来就有满足自我、追求享受的本能,塑造一个具备健康身体、高尚思想及丰富学识的孩子,就必须忍心、耐心、科学地一点一滴削弱这种本能,进而使其练就一种勇于克制自己、战胜自己的能力。这就要求母亲不能对懵懂中的孩子百依百顺,除了在教育投资上不惜财力,其他各方面都必须舍得孩子吃苦。她该有的观念要让她树立,她该经历的要让她经历,她自己该做的事大人不要包办。
  我希望女儿成为这样的人:有一颗善良感恩的心。只有善良、知道感恩的人,才能懂得生活快乐的奥妙。为此,我很早就让女儿懂得,她来到这个世上,要感谢所有亲人,没有这些人就没有她;吃东西时,要先让爸爸妈妈(有老人在就先让老人)吃,不能独食。百善孝为先,一个连自己父母都不懂得孝顺的人,是很难和她讲爱国家、爱民族、爱他人的道理的。
  善于团结他人。只有性格开朗、会结交朋友的人,才能在一生中不缺少爱。这种性格需要家长引导。如女儿在幼儿园时,我会鼓励她对伙伴,要善于撒手自己心爱的东西,对伙伴们的东西要珍惜;女儿上学后,我鼓励她竞选班干部,和爱学习的好同学交朋友,锻炼组织管理能力;做什么事都要讲道理,对无理取闹者要敢于指正等。

下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