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很多象征符号表达社会问题” 专访日本现代文学天后吉本芭娜娜

  被誉为日本现代文学天后的吉本芭娜娜,在最巅峰的1990年代,小说每本销量少则50万册,多则一二百万册,上海译文出版社已出版她的近10本小说。上周,吉本芭娜娜一家三口到香港参加亚洲文学奖颁奖仪式,尽管最后败给了韩国女作家申京淑,但入围亚洲文学奖最后决选名单也让她很高兴。

  自1988年23岁出版《厨房》以来,20多年吉本芭娜娜出版了30多本小说。对于高产,吉本芭娜娜在亚洲文学奖颁奖前接受早报记者专访时说,这很正常,因为日本作家通常都写得很多,“不过我写的大部分是短篇或者中篇,这也许是大家认为我写得很多的原因。”吉本芭娜娜说,从来没有感觉乏味和厌烦,只是想每天不停写、不停写。

  “我只写10年前的故事”

  东方早报:包括成名作《厨房》在内,你的不少文章都跟做饭有关,现在还做饭吗?而且不少女主角跟你一样都很贪睡,比如《白河夜船》里的女孩,你现在还睡得很多吗?

  吉本芭娜娜:现在除了写作还做很多事情,每天要为儿子做饭,我们全家尽量都在家吃饭,所以我每天都很忙,也没太多时间睡觉了。

  东方早报:你的小说在中国、韩国等有大量读者,写的情感故事都很东方。你的作品在西方也有出版,你觉得西方人能理解你的小说吗?

  吉本芭娜娜:我的小说在意大利和西班牙都卖得很好,但法国卖得不好。也许,意大利人喜欢我的原因是,我的小说大都跟家庭有关,从意大利读者的反馈看,他们能理解东方人的情感表达,而法国人认为我的小说中人物关系和线索过于简单。

  东方早报:你的很多小说涉及同性恋、乱伦、变性、耽美等题材,但我知道这些故事和你的人生经历没太大关系。这些故事是从哪来的?

  吉本芭娜娜:确实如此,我写的绝大部分小说都不是我的个人经历,我知道很多读者对我的个人生活很感兴趣,其实我的生活和普通人没什么两样。但我小说中的故事依然是来自现实生活,我喜欢很自然地听朋友们的故事,包括日常生活跟我们不一样的朋友,我会把现实中真实的故事进行变形、转换,最后成了我的小说。但无论真实与故事之间如何转换,小说中的感情是我个人的,或者说我能体会他们的感情。对感情的共鸣,不存在正常生活与非正常生活的区别。

  东方早报:其实不只是你,很多日本作家都喜欢处理这类亚文化题材。

  吉本芭娜娜:无论是小说中,还是现实生活中的这些年轻人,对社会来说,他们的想法和行为可能非常极端,很难为社会所接受。但这些被称为极端的年轻人是有自己的生活哲学和信念,有自己的价值观,只是跟这个世界有着巨大的鸿沟。正由于无法为现实社会所接受,他们其实被隔绝了,所以他们会比一般人更多地思考人生,而通过他们的思考可以给我们不同的看待世界的角度,所以我要写下来。而且这样的朋友我有不少。

  东方早报:你的小说另一个特点是,主角大都是年轻女孩,写的是年轻人的生活。你现在有一个10岁左右的儿子,其实也已经不年轻了,为何一直写这类题材?

  吉本芭娜娜:大家这么认为其实有一些误解。我通常只写多年前发生的故事,一般都发生在10年前,所以小说里的人物尤其是女孩都至少比我年轻10岁。如果我现在80岁,我肯定也只写70岁左右老太太的故事。

  另外,由于我只写10年前的故事,所以我小说里的年轻人跟现在的年轻人很不一样,我对世界的看法,对这些年轻人的看法,以及我个人的情感、价值观也都停留在10年前。从这个角度讲,我并不是个时髦的人,虽然很多年轻读者一直误以为我是个跟社会时尚紧贴在一起的作家。我个人觉得我跟这个社会的距离有些远,我也很少跟社会以及外界交流,这也是日本作家的特点。我们这些日本作家彼此联系并不密切,相反有点彼此隔离,跟这个社会也是如此。

  “我也有大量男性读者”

  东方早报:由于你的小说大都跟年轻女性相关,所以很多人给你贴了个标签:女性主义作家。你同意吗?

  吉本芭娜娜:只要是女作家就难免会被贴上这个标签。我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女性主义作家,也不是专为女性读者而写作,我不会特别考虑读者性别。但我会特别在意读者是谁,他们是年轻人还是更年长的,他们对这个世界的感觉是怎样的。所以,我为了不让大家继续贴这个标签,我甚至尝试不在小说中体现过多的女性因素。我知道的是,男性读者更喜欢《哀愁的预感》,虽然这个现象让我很困惑,但也说明,我也是有大量男性读者的。

  东方早报:但有批评说你的作品很少直接写社会问题。你怎么看?

下一页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