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小孩子写大文学——陈伯吹儿童文学奖30周年感言

    陈伯吹先生的一生是儿童文学的一生,从18岁创作中篇小说《模范同学》到92岁自费出版散文集《泪散江南雨》,期间75年没有离开过孩子、没有离开过儿童教育与儿童文学,他把一生都交给了儿童教育与儿童文学,但他的儿童文学的一生又是坎坷不平的,是中国儿童文学家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典型,是老一辈儿童文学家坚守理想坚持真理的典范。

    陈伯吹先生离开我们已经13个年头了,这让我突然想起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逝世13周年写的一首抒情诗,就是大家熟识的《有的人》:“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我们要做怎样的人呢?我们要把今天的孩子养成怎样的人呢?

    陈伯吹先生离开我们快14个年头了,他把一生都奉献给了代表未来的儿童事业,做了很多有益的事,他的精神和品质千古流传。他留给我们重要的儿童文学遗产之一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创办30周年,颁奖24届,培育激励了一大批儿童文学新人名作。陈伯吹儿童文学奖最初名为“儿童文学园丁奖”,是用来奖励像陈老那样奉献儿童文学的工作者。

    1981年,陈伯吹将自己平时积攒的稿费5.5万元(现在也不是个小数字),捐作儿童文学奖的基金,倡议设立“儿童文学园丁奖”,每年以国家银行的基本利息作为奖金,获奖作品由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儿童文学园丁奖委员会章程》第一条《宗旨》写道:“为了繁荣儿童文学创作,向广大少年儿童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由陈伯吹同志倡议,在上海设立‘儿童文学园丁奖’,以表彰在儿童文学事业上做出卓著成绩的儿童文学工作者。”感谢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感谢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委员会,是他们坚持30年,把一个地方性的儿童文学奖办到今天,办成有全国影响的专业奖项,这种坚持就是对陈伯吹先生最好的纪念和怀念,这种坚持就是继承并实践了陈伯吹先生倡导并践行的园丁精神。

    三十而立,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已经是儿童文学界有影响、与作协儿童文学奖南北呼应的儿童文学奖项,期盼陈伯吹儿童文学奖越办越好。提两点个人建议,一是丰富评奖的内容,增加儿童文学新人奖和儿童文学理论奖两项,这与陈伯吹对儿童文学新人的培养和对儿童文学理论建设的贡献是一致的;二是扩大评奖的范围,将全球发表或出版的中文版本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纳入评选对象,借以扩大陈伯吹儿童文学奖的知名度、影响力、吸引力。我们期盼并有信心,陈伯吹儿童文学奖立足上海丰厚的儿童文学传统,背靠中国广大的儿童文学市场,面向世界相通的儿童文学价值,一定能够办得更好,走得更远,成为中国儿童文学品牌、具有世界儿童文学影响的儿童文学大奖,让陈伯吹先生的园丁精神发扬光大,让孩子们读到更多更好的作品。

第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