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9月22日是我国知名儿童文学作家洪汛涛先生逝世10周年。以他名字命名的洪汛涛纪念馆将在他生前母校———浙江省浦江县马良小学落成。他创作的经典童话《神笔马良》影响了几代读者。他生前主编的《中国童话界低幼童话选》和《中国童话界中篇童话选》,也以最新面目8卷本《中国最美童话》由二十一世纪出版社推出。我们刊发此文,以纪念洪老,“愿每一个孩子都是马良,每一个孩子都有一枝神笔”。 我生于1928年,也即是戊辰年,生肖属龙。生我那天是闰二月十九日,相传说这天是观世音菩萨生日,所以这个日子很好记。这天清晨卯时,我呱呱坠地。 我的出生地,是浙江省浦江县,浦阳江的上游,隶属于金华府。浦江县城位于浙赣线的西侧,四面环山,是个偏僻贫穷的小山城。我生在这座小山城东街、那时门牌是24号的一座古老的宅院里。我的祖上,也是书香门第。父亲是个中医学校出来的新派中医生。母亲也是蚕桑学校毕业的,但一直没有去工作过。 幼时,我父亲在杭州挂牌行医,我随父母居住于杭州。抗日战争爆发前夕,我随母亲返回浦江故里。先就读于城区浦阳小学,后上了浦江战时中学。因为战火南飞,我远离沦陷的家乡,去建德的中山中学、缙云的安定中学等南迁学校读书。抗战胜利那年,我从杭州宗文中学正式毕业。 由于车祸和贫穷,我辍学了。曾做过小学、中学、师范的教师。 后来,我到了上海,就在浦江之滨定居下来。我生于浦江,居于浦江,此浦江,彼浦江,虽然不是一条江,但都叫浦江,我一生与浦江结缘。我有一颗章,就是“浙江浦江洪汛涛”,直写行书,则可以一贯之,因为七字都是水旁。这也是一种难得的巧合。 解放初做过一段时期的新闻工作和戏剧工作,便转向出版界。一直在上海新成立的少年儿童出版社做编辑。编过《少年文艺》、《儿童文学研究》、《巨人》等刊物。 此间,一度被诬陷,贬到一家小厂去做工人,为时八载,才恢复从事儿童文学工作。 我从小爱好文艺,向报刊投稿,搜集过大量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还学过绘画、书法、篆刻、音乐。也编过副刊,办过杂志。 开始写作,是在40年代中期,抗战胜利的前后。早期写诗,也写过一些诗理论。其他,也写小说、散文、剧本和儿童文学作品。作品散见当时报刊,出版的诗文集有《天灯在看你》(青年作家月刊社)、《尸骸的路》(活力出版社)等。 解放初,写过一些报告文学和戏剧评论,出版过散文集《和平的乡村》、理论集《戏曲艺术欣赏》等书。 后来,我到少年儿童出版社工作,就专志致力于儿童文学了。 童话《神笔马良》是我早期的作品。发表于50年代初期。想不到发表以后,在儿童文学界产生那样的影响。世界各地,几乎各种文字都有译本。收进了国家统编的教科书,作为小学生必读的课文。被编成各种戏剧,拍制成电影电视片。被改编成种种文本和画本,有百余种。拍制成的影片,曾在意大利、叙利亚、南斯拉夫、波兰、加拿大等国举行的国际比赛中获奖。国内也曾获文化部优秀影片编剧一等金质奖章。此篇童话作品还获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一等奖。 这些年来,我写的童话,还有《灯花》、《望夫石》、《鱼宝贝》、《不灭的灯》、《棕猪比比》、《三个运动员》、《白头翁办报》、《苍蝇的诀窍》、《乌牛英雄》、《小芝麻奇历记》、《神笔牛良》、《向左左左转先生》、《一张考卷》、《花圈雨》、《夹竹桃》、《慢慢来》、《半半的半个童话》、《亡羊补牢的故事》、《狼毫笔的来历》、《天鸟的孩子们》、《鸟语花香》、《小信天翁的梦》、《破缸记》、《小蓬草》等等。小说集则有《一幅插图》、《紧急任务》、《蛇医传》、《天外飞来一只鞋》,长篇小说《不平的舞台》等等。剧本集则有《大奖章》等等。其中有的作品,也曾在海内海外得奖。 我的书室中,挂着我的座右铭:“儿孙应有儿孙福,乐为儿孙作马牛。”这是我早年改的两句俗谚。不想成为谶语,后来,我先后出过两个综合性的文集,一是《神笔马良》(人民文学出版社),一是《神笔牛良》(新世纪出版社),我真的为儿孙作“马”“牛”了。 我一生和儿童在一起,把自己奉献给儿童文学事业。儿童文学的繁荣,儿童读者的满足,是我最大的快乐。为振兴童话,为振兴华文儿童文学,我将工作到最后我还能工作的一个小时。 我奉行的信条是:别人没有做的事,我来做。我希望在贫瘠寂寞的荒原上,默默地耕耘,播种。到收获的季节,我又默默地离开,去到另一个荒原…… 作为一个作家,特别作为一个儿童文学作家,我时刻记着,要立足于付出,不断地付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