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17岁的香港少女钟晓阳只身前往台北找同龄偶像朱天心姐妹;1982年钟晓阳在朱天文、朱天心等人创办的“三三集刊”出版的小说《停车暂借问》奠定了其“天才少女作家”称号。昨天在台北书展上,相识30多年的钟晓阳和朱天心一同登台座谈与台湾读者见面,共同回忆少女时代的情谊。这也是两位少年成名的传奇女作家首次共同登台与华语读者见面。
一身黑衣的钟晓阳气质沉静,在座谈会上她说,中学时读到朱天心的《击壤歌》,“从第一句话就被吸引,捧回家读完后心中又满又乱,决定提笔写信给天心。”17岁的她一个人拎着皮箱,坐飞机到台湾找朱家人。朱天心笑言初次读到钟晓阳的信时,“感觉正牌林黛玉出现了,不是柔弱,而是她孤傲、挑剔的气质。”钟晓阳描述初见朱天心:“她慧黠的眼睛,俏挺的鼻子,相当有灵气。”朱天文则“脸如满月,眉目间有贵气,笑时抿着唇,总是善意”。那次台湾之旅,她们一同游了屏东、花莲,还拜访了三毛,两人还回忆当时住在一起时的情形,三人睡一张床,“中间是朱天心,左右是朱天文、钟晓阳。”1982年,钟晓阳在“三三集刊”出版《停车暂借问》,轰动华语世界,从此她被誉为“天才少女作家”。
31年过去了,钟晓阳和朱家姐妹依然行走在华语文学世界中。朱天心说:“31年前我们曾站在一起,在文学上尽己所能地走到最远去,没想到现在竟还能在一起,感觉回到原点。”相对于朱天心创作不辍,钟晓阳从1997年后停笔整整10年,“现在我就像一张空白纸,是个功课做得不够的学生,很好奇未来与写作会进入什么新的关系。”她说自己现在的状态是“重新启动引擎”。
近日,台湾重出了钟晓阳版青春时期的散文集《春在绿芜中》,并增补后传,这是她至今唯一的散文集。书中写到17岁那年她只身来台拜访朱天心一家,行文间充满青春的热情与多愁善感。后传中,她追叙2008年来台与朱家人聚首,暌违十二年再见,“人还是那个人,不管外表厚积了多少岁月风霜……今昔重叠中那脸,那颦笑,那眼波,何似久别。”“偶尔听到朱天心、朱天文她们从远方传来清亮的声音,便想跟着这一大队朋友一起走,也很高兴我们一起走了这一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