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丽·布莱尔是英国第一位有自己全职职业的首相夫人,同时也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道出真我》(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是切丽·布莱尔的自传作品。她在书中首度曝光了自己和托尼·布莱尔的私生活,揭开了首相夫妇从平民阶层登上权力巅峰的传奇经历。
初遇托尼
面试却出师不利。德里劈头盖脸就问:“你怎么穿这条裙子?”
“哪里不好吗?”我问。这是我在刘易斯百货商店利物浦分店乔治·亨利·李百货商店一月甩卖时买的。蓝底,涡纹旋花图案,我很喜欢,腰部还有褶带,很适合我这种曲线不甚分明的瘦小身材。
“你不知道高级女律师要穿黑白套装吗?”
我心里嘀咕着,真是的!套装只有你才买得起,这条时髦裙子对我来说已经够好了,别的场合我还要穿呢,不光是穿来参加你这样西装革履的诉讼律师的面试。
心里这样想,嘴里却答道:“哦,这是我唯一体面的裙子了,我特意买来参加面试的。很抱歉它不是黑色的。”
不过这显然不伤大雅,因为他当场就同意收我为徒,他爽快地说:“行,你七月开始实习。”如今可没有这样的好事。他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当过老师,知道我考第一名还是有点分量的。如今是由诉讼律师委员会来选拔实习律师,不再凭某个诉讼律师的一时兴起。
“顺便说一下,”他说,“我是不收实习费的,不过我的书记员可能要收10%。”
他只是开个小玩笑,但我的心却怦怦直跳。那时,老师理论上仍有权利收100几尼(译者注:英国的旧金币,值一镑一先令)的实习费。
“还有一件小事,”我正要离开,德里接着说,“牛津大学有个男生也想来实习,我差不多答应了。”然后停下来,朝我灿然一笑,“不过你不必担心,我不收他,改收你。”
除了提供入院奖学金,林肯学院还提供实习奖学金。如果你向律所要实习工资,肯定要被炒鱿鱼,即使没有工资,你也要活下去。
到了约定的那天,我再次掸掉那条蓝色花裙上的灰尘,坐在接待室等德里,旁边坐着一个男生,有望得奖学金的样子。他的西装远没有我的裙子得体,斜纹软呢布料早已过时。显然也是公立中学出身。头发也和我一样,是刚刚剪的。看起来剪得过头了。接待室只有我们两个人,我决定打破沉默。
“我想我们得相互认识一下,”我自我介绍,“我叫切丽·布斯。”
“等下我会先进去,”他说,“我叫托尼·布莱尔。”
说完,他笑了,笑容灿烂。听口音,又不像是公立中学出身,说不清是哪里的口音。后来我才知道那是苏格兰口音,在爱丁堡的费茨私立中学遗留下来的。
我们聊了几分钟,我问他有没有找到实习。
“找到了,上帝很仁慈。我在皇冠律所实习,老师是德里·欧文。你呢?”
我这辈子第一次哑口无言。刚想说点什么,他就被叫进去了。
两情相悦
那年圣诞约翰和他室友决定在家吃年夜饭。约翰推荐我掌厨。虽然我喜欢做饭,可一直连热菜的机会都没有,因为我的公寓不准做饭。他们公寓的烤炉太小了,烤不下一只大火鸡,只能烤小鸡。他们说我可以再邀个朋友,我就邀了托尼。
年夜饭很丰盛,饭后还有很多游戏。有一个游戏是用下巴悬气球传给下一个人。托尼只和我熟,所以总把气球传给我。一次他传球给我时,我突然想:等等……我不知闻到了什么。或许是他皮肤的气息,像时光飞逝,让人捉摸不定,却又稳稳漂浮。那一刻,我第一次没有把他当竞争对手。
事实上,我开始发现他是个年轻的帅哥,高大健硕,肩膀宽阔。记得初次见面时,他的头发像马桶盖,现在已经长了很多,无拘无束,一直卷到衣领下,可爱极了,让人想绕在手指上玩。他的眼睛,我以前很少注意,是清澈的蓝,很有穿透力,似乎能一眼把我看穿,以致一与他目光交汇,我就会满脸通红。
实习告一段落,圣诞节又到了,德里决定带我们去吃午饭。不是什么同事大聚餐,只有我们三个人,所以德里很自在。他很豪爽,早就在苏活区的路易餐馆定好了12点半的桌子,他是那里的常客,那是一家意大利餐馆,墙上挂满了名人照片。午饭吃了很久,德里一直在指点时事。到了下午4点,德里还不停续杯。到了夜里10点半,他还不肯走。桌上全是酒瓶,剩菜已被收走,我坐在这两个男人中间,德里已经烂醉如泥,托尼对我含情脉脉。我知道,如果我现在说走,德里肯定会跳起来跟着,我就得打车带他走。他住在亚比路头上,离我住的阿伯康公寓只有一步之遥。虽然我已经人困马乏,还是决定等德里自己说回家,最后他终于独自回家了。托尼和我坐公交,我们住在同一方向,他和牛津大学的三个朋友住在樱花山公寓。那是一个楼中楼,我们直接上楼去。楼上十分空旷,待到下楼时,我们更了解彼此了。第二天早晨感觉更奇妙了。
那是在律所,托尼从楼上下来开例行早会。作为得意门生,我坐在德里身边,托尼坐在我桌子对面。托尼说我一直朝他眉目传情,我一点也不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