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荡调整 释放压力

  后市股指可能会在1560-1700点的区域形成小箱体震荡,后期大盘的运行节奏将从前期的反复上攻转入一个相对平衡的震荡市之中。投资者短线不宜频繁操作。
    本周大盘跌破了1339-1494点的上升趋势线,在一系列画饼充饥式的利好激发下产生的做多能量释放后,市场重新陷入了调整。技术调整压力和资金面压力对大盘产生了综合性影响。

扩容节奏加快
    首先是在市场稍一回暖的情况下,市场扩容节奏迅速加快。本周扩容速度前所未有:除了招商银行15亿股和宝鸡钛业6000万股新股发行外,还有栖霞建设4000万股和北大荒3亿股上市交易;云铝股份和湘计算机实施增发新股,双汇发展和特变电工发布即将增发新股;周末又出现中远航运的招股说明书;与此同时,有消息称南方航空也拟发行10亿股A股。由于还有一大批新股可能集中在近期发行上市,形成了极大的扩容压力。
    由于加入WTO后的四年过渡期中,银行对资金的需求是相当迫切的,本周招商银行的发行,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股市的融资功能主要转向了国有商业银行,寄希望于股市承担起为银行消除呆坏账、充实资本金的新功能。这一方面增加了市场资金需求压力,同时,股市的重要地位再次凸现出来。不过由于没有双向扩容措施,量能的不济,导致了大盘上攻乏力并转而下探寻求新的支持。市场只能通过震荡调整来释放压力。

不确定性因素导致信心不足
     近期政策面连续推出规范信息披露的举措,从4月1日起,沪深两市上市公司都将披露季度报告;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日前也公布了《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自2002年3月26日起施行; 31家证券部违规开立资金账户受证监会查处。证监会规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体系的工作正在构建,充分反映出发展和规范并举的思路,与前期利好不断有一定的区别。由于目前市场正处于一个敏感阶段,政策面何时对前期利好兑现,值得关注,由此可推测出目前点位的政策认同性,对后市操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毕竟1700点上方的压力不可小视,需要增量资金的介入才能上攻,因此目前的缩量震荡更多地反映出市场在基本面方面的犹豫心态。前期政策面的暖风频吹,主要体现在鼓舞市场信心方面。无论是有关国有股减持方案尚不见踪影,还是降息的举措,政策面的谈话多于实质性措施。而实质性的配售措施直到“宝鸡钛业”发行都未实施,市场承受的资金面压力却已经显现。因此,本轮反弹的第一阶段结束后,大盘的调整也就在所难免。
    由于近期基本面可能会潜在较多的不确定性因素,主力机构的控盘和护盘信心明显不足,问题股和前期庄股的转弱,表明市场再次进入股价结构性的调整阶段。市场定位普遍偏高的问题股、前期庄股反复震荡盘下,以释放透支的风险,由此引发大盘下调,沪市1700点上方即明显潜在着较强的阻力。从技术支撑位来看,大盘击破平台1620点的支撑后,将可能回至60日均线(1560点左右)寻求支撑。

短线操作难度大
    由于从1339点开始的反弹,伴随着较大的成交量,这与去年2245点下跌以来的任何一次的反弹都不同,表明本轮反弹行情带来了较为可观的资金,从一个方面反映出市场对1500点的短线底部的认同。本轮反弹在0.382的幅度内受阻回落,目前的调整必须要有成交量的配合,以释放短线获利和上档解套盘的压力,显然短期的调整是可以接受的,但持续的缩量调整则应引起警惕。日KD、RSI等指标均从高位快速回落,而MACD指标则高位死叉。没有量能配合在前期成交密集区充分换手,后市要进一步向上拓展空间的难度较大。而管理层有意加快新股发行速度以抑制二级市场的过度投资行为,表明国内股市重新肩负起为国企改革的重任。目前股指的下跌,也是最终推出实质性利好措施所必须的。在消化了短期的资金压力及获利平仓盘后,股指后市应有望在1560点上方逐步企稳。后市股指可能会在1560-1700点的区域形成小箱体震荡,后期大盘的运行节奏将从前期的反复上攻转入一个相对平衡的震荡市之中。投资者短线不宜频繁操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