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过去4个多月了,经济危机阴影未散,出版业自难独善其身。欧美文学出版,从品种、数量和规模上看,似乎没有受到影响,但是市场销售表现,显然已逊以往——哈里·波特热潮日渐消退,虽有斯蒂芬妮·梅尔“暮光之城”接踵而来,然而市场冲击、舆论呼应和社会反响却小得多;其他超级畅销小说,在个别国家和地区锋头尚劲,可同《达芬奇密码》和《追风筝的人》相比,全球号召力根本无法并提。重要作家好像已经陷入集体无语状态。这也就是说,中国的外国文学引进,因为自身在国际出版业链条的末位,必然难免受到负面影响。
“超级畅销书”的概念,随着新世纪到来,迅速进入中国;轰动世界的畅销小说,成为引进重点。哈里·波特系列上千万发行量,《达芬奇密码》三四年间销量超过200万册,还有《追风筝的人》这两年在排行榜上居高不下,都随时提醒出版家更关注国外畅销书。遗憾的是,今年的畅销书排行榜上,除了接力出版社去年的“暮光之城”系列外,唯一受到追捧的,是从去年9月以来开始在美国大受欢迎的《小猫杜威》,上海译文出版社的中文版销量已近7万册。
尽管全球性畅销书风光不再,但地域性畅销书的引进却并无间断。比如,在日本持续畅销的自传小说《无家可归的中学生》、销量创纪录的手机小说《恋空》的姊妹篇《君空》,还有获得日本文坛最高荣誉——芥川奖的青春小说《裂舌》,都已经由上海译文出版社陆续引进;因为经济危机刺激而重新走红的作家小林多喜二的经典之作《蟹工船》,年初也由译林出版社再版发行。在英国大为畅销的维多利亚·希思洛普的小说《岛》,也由南海出版公司推出了中文版。到下半年,上海译文出版社还将推出英国中世纪历史小说《圣殿春秋》。这部1989年出版的长篇巨著,20年来在欧美各国持续畅销,据说累计销量高达上千万册,受欢迎的程度仅次于《圣经》和《魔戒》。
相对于超级畅销书的引进,颇有人气的欧美类型小说,特别是推理、惊悚、魔幻、历史和都市女性主体小说,也日渐进入中国出版人视野,多家出版社在相关题材上已经取得可观成绩。英国老牌推理小说家阿加莎·克里斯蒂,美国的恐怖小说大师斯蒂芬·金,日本推理和惊悚作家东野圭吾和京极夏彦,今年都有相应作品翻译出版。上海译文出版社在推出了美国畅销军事小说家汤姆·克兰西之后,今年还将推出以“教父小说系列”轰动世界的马里奥·普佐的作品,其中包括《教父复仇》、《西西里人》和《家族》等作品。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因为电影改编并且获得奥斯卡奖的小说,比如,《朗读者》、《贫民窟的百万富翁》、《革命之路》和《返老还童》,因为媒体的反复报道,在短时间之内倒也吸引了不少读者的兴趣。
随着出版体制的转变,以及民营出版机构的兴起,外国文学的引进重心显然更倾向于商业文学出版,原先主要由人民文学、上海译文和译林三家出版社主导的严肃主流文学出版,在市场规模上比例开始减少,品种也相对有限,但是却依然拥有相当一批坚定的读者群体。因此,上海译文出版社继续在推出纳博科夫、杜拉斯、凯鲁亚克、翁贝托·埃科、三岛由纪夫和谷崎润一郎等大作家的作品,其中纳博科夫的《说吧,记忆》和《防守》,杜拉斯的《副领事》、《长别离》和《抵挡太平洋的堤坝》,桑塔格的随笔和演说集《同时》,吸引了很多严肃读者的目光。译林出版社推出的诗集《我的孤独是一座花园》,则把更多文学爱好者的目光,引向当代阿拉伯世界大诗人阿多尼斯的身上。此外,上海译文出版社即将出版的国际符号学小说大师翁贝托·埃科的名著《玫瑰的名字》,注定也会因其独特的文学地位,获得新一代年轻读者的高度关注。人民文学出版社年内要出版的英国小说家埃·摩·福斯特和美国作家菲利普·罗斯作品系列,也应该会得到不少读者的好评,毕竟罗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呼声也越来越盛,中国的文学读者对世界各国文学大奖的关心,也促使了很多获奖作品在第一时间内引进,让广大中国读者的阅读与世界同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