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对话
何马:这点钱不算什么
竞报:有没有跟何马聊过他最初在网上写作的动机是什么?
刘按:当然有聊过,何马虽然年纪也有30多岁了,但也算年轻人吧,写完东西不可能只自己看,现在让别人看到最普通的途径就是网络。因为也不可能去投稿什么的,我个人的了解他也比较不屑于这样,所以就把作品放在网上,他可能是有期待被人看到,当然也不奢望自己能火,只是很安静地放在网上。
竞报:有没有想过放在网上,会给他带来地位和收入吗?
刘按:他完全没有想到,首先稿费的这种收入对于他来说不算什么,他本来是十三家公司的老板,所以也不在乎这个收益。这点钱对他来说是无所谓的,他完全是个人对西藏的感情。
竞报:他写作的动力是什么呢?
刘按:让更多的人了解西藏肯定是他的动力,他喜欢一个地方就希望全世界的人都喜欢,通过这本书希望更多的人对西藏感兴趣,这么多人在追他的帖子,他也挺欣慰的,自己喜欢的东西别人也喜欢,有一种成就感。竞报记者王宇南
慕容雪村:作家都是无聊的废物
竞报:今年盛大、新浪都标榜自己会让作家富起来,你觉得有戏吗?
慕容雪村:我觉得没什么戏。中国最富的作家是郭敬明,他大部分的钱还是通过生意赚来的,不是靠写书。一个悲哀的事实是:中国人越来越不爱读书了,小说类的作品,卖到三万册就算畅销书,这对我们十三亿人口的大国来说,简直就是个耻辱。
在这个以经济建设为纲的社会中,诗人和小说家都是无聊的废物,他们的作品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指望他们发财,还不如指望天上掉馅饼。一个作品出来时没人看,就永远不会有人看。我有一首诗专门写这个:“你若此刻孤独,必将永远孤独。”
竞报:你觉得网络文学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慕容雪村:未来十年,网络上的作品会越来越细分,类型小说和类型作者都会出现,玄幻、武侠、历史,甚至是推理和科幻类作品,期以十年,中国文学大有希望。
竞报:在网上写小说,最大的动力是什么?
慕容雪村:读者反馈是最大的动力。你写得好,别人会说“赞,顶”,你写得差,别人会骂“垃圾、狗屎”,我经常会把未写完的长篇发到论坛上,观看读者反应,根据他们的反应来修改小说。《原谅我红尘颠倒》刚连载时,有几处硬伤,一是把朴树的歌当成许巍的了,另一个是关于支票的细节,很快就有读者给我挑了出来。
唐家三少:我从来不写悲剧
竞报:你认为网络作家和传统作家的差异在哪儿?
唐家三少:差异主要在思想上吧。大家写东西的出发点和想要达到的目标不一样。传统作家写东西可能会更加严谨,对自己的局限性很大,他们的优势在于底蕴更加深厚。而网络作家的优点则在于天马行空的创造力,我们最希望的,是带给读者愉悦性的快乐而不是那种让人仔细去思考,令人疲惫的发人深省。从创造性来说,网络作家有明显的优势。
竞报:当时有想过收入、金钱等因素吗?
唐家三少:刚开始写东西的时候谁会想到收入?传统作家也不会吧。大家写东西都是为了兴趣。
竞报:在收到第一笔来自网络的回报后,当时瞬间的想法是什么?
唐家三少:说不上有什么想法吧,觉得很自然,有点惊喜。
竞报:您认为,您的作品想表达的意义在哪里?您想给读者展现的是什么?
唐家三少:我的作品想要表达的意义很简单。就是希望给读者们在紧张的工作、学习之余有个放松身心的机会。我要展现的,就是共享自己的内心世界给读者去感受,当然,前提是在快乐中感受,所以,我从不写悲剧。
-记者手记
黄粱一梦过十年
中国网络文学在争议和自我丰满的情况下,生存了十年。十年间,每年都有几本畅销书来自网络。曾经很多传统作家把中国文学的未来寄托在网络之上,希望出现几个天才作家,可后来事实证明,网络文学玩的不是那一套。网络文学是什么?是商业、是休闲、是娱乐。
当这批所谓的纯文学作家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他们又开始批判网络文学,于是有了当下几个词:商业文学、伪文学。
可今年,很多传统作家再也按捺不住寂寞要掺和进网络了,他们可能看见了网络作家的号召力,看到了号召力背后的巨大经济利益。
但是凭他们的实力能得到这些吗?他们在网络文学快速发展的十年内可谓是黄粱一梦,今天他们终于梦醒了,自己跳了进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