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上海出版企业在上海书展的功能转变中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上海书展的第一服务对象和创始者是上海本地的出版社。目前上海有各类出版社44家,是除北京以外出版社最多的地区。应该肯定的是上海书展为巩固上海出版业在全国的地位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在上海书展这一活动受到来自产业内外部挑战的时候,上海本地出版社理应千方百计地维护这一品牌。但事实上,上海出版企业并未从根本上做到这一点。和目前国内最有影响的订货会——北京图书订货会相比,需要承认,北京图书订货会有先天的优势,如位于首都、会展时间合适、北京本地出版社众多等,但笔者认为,近十年来,北京出版企业在出版产业战略运作和出版策略操作上发展迅速,整体实力和同类企业已领先上海出版同行。由于出版企业自身的发展,使全国图书销售商愿意去北京和当地的出版社进行交流,而不仅仅是订货和喝酒。而笔者认为,上海出版业无论是产业整体还是企业个体,显然已经丢失了传统的优势,也失去了吸引全国各类书店的魅力。因此,上海书展的变化应该给上海出版企业和图书流通企业带来思考——你们是不是很好地维护了上海出版业的地位?主办方为什么要把最好的展位给外地出版社?
三是政府在上海书展中应该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笔者认为,从今年上海书展的形式和内容看,上海书展已经成为政府主导的文化活动。如果说是政府主导的文化活动,那么政府的作用就是下指令,出版企业和图书流通企业执行指令。企业从经营活动的成本和产出考虑,可以自主地决定参加的方式,一般说来是一定要参加的。长此以往,势必会造成出版社只是为了应付而背离政府设想的意义。展位零租金的方式需要政府投入大量的资金,这也不是政府长期可以做的。因此政府应该利用上海书展这一平台引导上海本地出版业的发展,这才是维系上海书展这个品牌的根本。
笔者建议,上海市新闻出版部门应该多多考察西方发达国家地方性的书展,在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壮大本地出版业的两个原则下,打造富有海派精神的特色书展;务必坚持以会养会,让出版企业感受到书展给企业带来的好处,让全国书店和读者都觉得不虚此行。
毫无疑问,上海出版业的发展将深深地影响上海书展未来的发展,因此,对上海书展的思考也是对上海出版业未来的思考。上海向来不缺乏出版产业发展所具备的资源,缺乏的可能是一种创新的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