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外国女作家在上海图书馆畅谈“他乡和故乡”

    作为2008上海书展文化讲坛,“上海写作计划报告会———他乡与故乡”昨天下午在上海图书馆举行。上海作协主席、著名作家王安忆与应邀参加“上海写作计划”的加拿大女作家玛德莲·邓、澳大利亚女作家盖尔·琼斯、日本女作家茅野裕城子围绕“他乡和故乡”主题展开交流互动。

    老外作家客居上海看上海

    王安忆说,上海作协从今年起启动“上海写作计划”,计划每年举办一期,邀若干位外国或境外作家来上海居住一段时间,“让他们看看上海,看看我们的生活,并没有要求他们一定要写上海。但是他们在上海居住一两个月后,一定会记住这段生活,记住这个城市所发生的变化。

    做了两个星期的“上海人”,三位外国作家感受最大的是什么?澳大利亚女作家盖尔·琼斯惊叹于上海人的生机活力。她说:“我一直认为中国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一群人。这次来上海,不论是大型商厦还是地摊,到处都充满了创造力。”日本女作家茅野裕城子称,“这次来上海,我感觉上像乡下人来到了城市”。而加拿大女作家玛德莲·邓印象最深的,是这座城市发生的令人无法相信的变化。

    他乡故乡中间地带叫虚构

    昨天报告会的主题定为他乡与故乡。王安忆解释说,这三位女作家的身份、生活和写作都有一个故乡和他乡的关系的问题。“人在有限的空间,总是向往无限的空间。我们和故乡隔离的时候总会制造一个故乡,当我们长期生活在一个熟悉的地方就会制造一个他乡。”

    三位外国女作家在演讲中,根据自己的成长和写作经历,分别对“他乡和故乡”作了极具个性化的解读和阐述。王安忆作了现场即兴点评。她认为,玛德莲·邓是站在很本位的位置,要从生活中找寻线索和暗示来了解自己的来源。茅野裕城子拼命从自身存在的位置脱身出来,从熟悉的生活中找出线索推理未知的世界。盖尔·琼斯非常肯定地站在现在,从现在中看到非常多的疑问。这些疑问似乎关于历史的,但又好像关系将来。王安忆说:“他乡和故乡之间有一个可以进出的中间地带,我把它命名为:虚构。”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