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出版:直面新挑战 探寻新路径

  产品形式数字化。目前,各传统出版单位大多利用排版数字文件,衍生成可供各种浏览器阅读的电子书,或随书配送的光盘。但随着网络技术等新媒体的发展,这类以“形”为主的数字出版物已无市场空间。但仍有很多传统出版单位乐此不疲地生产此类产品,不求技术升级和产品换代,最终导致传统出版物依靠数字技术延伸不到位,市场拓展不力,甚至大面积大范围地失去应有的数字市场份额。

  趋势:网络出版渐成主流

  谈到数字出版的产业特征,王勤认为应包括:网络出版渐成主流,无线阅读异军突起,采编模式多样化,内容表达自主化,营销方式传媒体化,阅读需求细分化,数字阅读“浅显”化,信息集成深度化,内容加工碎片化,内容为王产品化,传统出版拓展化,数字出版传媒化,在线查询拓展化,定制推送个性化,手机阅读普及化,出版形态服务化,产业分工长链化,载体形态边缘化,终端载体屏幕化。

  至于出版者角色的转变,王勤表示,应从数字内容出版商向数字内容制作商转换,从数字内容制作商向数字内容生产商转换,从数字内容生产商向数字内容提供商转换,从数字内容提供商向数字内容服务商转换,从数字内容服务商向数字内容运营商转换,从数字内容运营商向跨网内容运营商转换。在王勤看来,出版者应具备的基本储备包括:数字内容资源储备,数字内容信息作者储备,复合型数字内容编辑人才储备,复合型数字技术人才储备,数字内容信息复合出版技术储备,数字产品服务技术储备,数字产品消费群体的培育,数字内容信息传播、运营模式的储备,数字产品营销渠道储备。
  
  谈及趋势,王勤认为,网络出版正在成为数字出版的主要业态,在线阅读正在成为15岁~30岁的社会大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离线阅读即将成为数字阅读的发展方向,深度关联拓展查询正在成为大众网上信息获取的主要方法,“浅阅读”正在成为在线阅读的主要形式,多媒体正在成为数字内容呈现的主要方式,自媒体正在成为个体阅读市场的主要出版形式,定制推送即将成为先进文化、大众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内容为王正在被产品为王所取代,内容服务正在成为数字出版增值的重要方式,出版产业正在全面进入内容信息服务业,数字出版传媒化正在全新的产业链中深刻影响着出版产业的经营模式,向产业链终端转移是企业的生存之道。

  声音

  屏幕阅读展现九特点


  在杨再石看来,现代人正过着“三屏阅读生活”:敲电脑、玩手机、看电视。据杨再石分析,屏幕阅读包括以下9个特点。

  多媒体阅读。信息表示方式有图、文、声、像、影多种形态,阅读形式也趋向多媒体阅读。

  非线性阅读。传统阅读基本上是一本书从头看到尾,章节设置、页码标注等方式,事实上约定了阅读顺序。相对传统线性阅读而言,发展出非线性阅读的概念。比如以跳转方式阅读、延伸方式阅读、返回阅读等。这一变化使效率大大提升。

  激活式阅读。传统阅读中,信息内容全部是显形的,无论文字、影像、声音等都具备外露特征,直接暴露在人们感觉器官前。但是,屏幕阅读中会出现隐形的信息内容,隐含在后台的模块、程序或各种系统中,必须通过按纽操作或程序运行等方式进行激活,让隐含的信息内容在前台呈现,才能进行阅读。

  交互阅读。传统阅读中,人们可以从媒体中直接感知信息内容,但是任何情况下,被感知的媒体不可能反馈任何信息。然而,在屏幕阅读中,人们可以通过鼠标、键盘、触摸屏、操纵杆或各种模拟器具,使计算机感知人们给它的信息,并作出反应,形成交互阅读。

  远程阅读。与传统阅读不同,屏幕阅读通过网络进行异地、远程阅读,有时也称为网络阅读或异地阅读。

  解析阅读。传统阅读中,对阅读的信息内容进行解读、分析是非常困难的。但是屏幕阅读中,技术上支持对信息内容进行切分和提取,形成解析阅读。例如阅读音乐时,可以按基本乐段对音乐主旋律进行切分阅读,解读出作曲家表达的主题、情节和思想等内容。

  触摸阅读。触摸技术已经从触摸板发展到触摸屏,从功能键触摸走向内容触摸,构成触摸阅读。如“朝闻天下”节目,已经进入内容触摸展示阅读。  

  环境光阅读。事实上,屏幕阅读群体迄今为止并未占上风,大多数人仍然属于纸质阅读群体。因为纸质媒体可以在环境光下阅读,调节环境光,可以相对随意地调节到合适的高亮度;同时,纸质媒体的黑白反差大,分辨率高,阅读时容易看得清楚,并且还能实现180度的视角;手持纸质媒体可弯曲使用,适于采用舒适的姿态进行贴近个性需要的阅读。由于采用电子墨水和柔性屏幕技术,使电子纸的阅读品质越来越靠近普通纸,在屏幕上进行环境光阅读变得现实。

下一页 第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