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新书淘宝之科技

     一、两部值得关注的“大书”

    《剑桥世界人类疾病史》(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是一部名副其实的厚重之作。其撰稿者都是各自领域的著名专家和权威学者,代表了当代医学史与疾病史研究的最高水准。它为医学领域的专家提供了具有历史深度的疾病演变图景,为社会科学家和人文学者

    提供一个可理解的疾病史,同时也可帮助我们从科学的、历史的和社会的维度加深对健康和疾病的理解。这部大著分为8个部分,共220万字。第一部分呈现了从古代至20世纪医学思想的主要历史源流和分支,向读者介绍了人类迁移、流行病学和免疫学的相互影响。第二部分讨论了东方和西方的疾病概念及其演变史。第三部分讨论了现代医学在预防和控制疾病方面的进展。第四部分通过对营养状况、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测量,讨论了群体健康的变化。第五、六两部分分地区讨论了世界各大洲的疾病史。第七部分则是从生态学视角呈现全球不同区域的疾病变化。最后一部分是按字母顺序论述了最主要的人类疾病的历史与地理学。书后还附有“人名索引”、“主题索引”,便于读者查阅。

    在2009年国际天文年到来之前,科学出版社引进出版了《太阳系百科全书》(第二版)。这本书总结了迄2006年的近五十年来太阳系探测的最新成果,反映了人类对太阳系的最新认识。对太阳系每个天体的描述,都是由表及里,介绍天体的磁层、电离层、大气层、空间与表面环境、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内部结构、内部物理场、起源与演化,汇集了天文学、空间物理学、空间化学、空间地质学和空间探测的综合研究成果。书中精选了太阳系最关键的700多幅彩色图片。对于天文学、航空航天等领域的科技工作者以及天文发烧友,本书都在必备之列。

    二、科学人文:丰富多彩,引进为主

    近年来,科学人文类图书的出版有质有量,涌现出不少既叫好又叫座的好书,近期也将有若干种值得期待的作品上市,其中引进版仍占了大头。

    在精神疾病频发、精神卫生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精神病学史——从收容院到百忧解》(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将引起很多人的兴趣。该书描述了好几代科学家与精神病医师为缓解患者痛苦而作出的努力,讲述了精神病学领域的许多重要人物的故事,也向读者展示了社会对精神疾病不断变化的态度。

    中国3000多年的音乐声学源远流长,然而由于西方史学家对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史存在偏见或轻忽,导致古代中国声学成就不仅在西方,就是在近代中国也没有得到公正的评价。美国学者程贞一撰写的《黄钟大吕——中国古代和16世纪声学的成就》(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将使情况得到改变。该书以丰富的原始乐律文献资料和出土文物为依据,系统地分析古代中国在声学和律学方面的成就,尤其证实了三分损益律制是世界现存最早用五度生律而没有最大音差问题的十二律体系。

    “对于手,您了解多少?”面对这个问题,恐怕很多人都难以回答。假如你读到《手的奥秘》(辽宁教育出版社),一定会觉得大开眼界。在这部关于手的沉思录中,为人治手二十多年的美国神经病学家弗兰克·R·威尔逊通过全面梳理各个学科与手相关的研究和论述,并结合采访以手为生的魔术师、音乐家、外科医生、手相术士等人员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全面而深刻地揭示了“手的奥秘”。从书中,我们将了解到手的进化和使用如何塑造了人类的大脑、语言和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在趣味性十足的阅读之旅中收获知识和教益。

    “创新”是近年来中国科技界使用频度最高的词汇之一,《聚焦创新》(科学出版社)为我们从德国带来了攻玉之石。影响创新的重要因素有哪些?如何增强创新能力?阻碍创新快速进程的因素何在?……该书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论述,给出了系统提高创新能力和加速创新进程的新方法和新步骤。

    “智商”一词是当代人耳熟能详的,很多年轻人热衷于接受“智商”测验或其他的智力测验,但它们可靠吗?美国心理学家斯腾博格的《智慧,智力,创造力》(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批判性地回顾了关于人类智力的研究,指出传统智力测验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他认为智力理论必须考虑到人的创造能力的重要性,还必须把智慧——仔细地权衡选择和缜密地行动的能力——置于重要位置来考虑。这本书值得心理学家、教育家予以关注。

    霍金的新书《乔治开启宇宙的秘密钥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是一本科幻作品,讲述了一个普通少年如何成为宇宙学家的故事:痴迷于科学的少年乔治非常偶然地遇到宇宙学家埃里克,乔治和埃里克的女儿安妮,在埃里克研制的超级电脑Cosmos协助下,得以畅游太空,他们一起搭乘彗星造访木星、土星……书中包含大量宇宙学、物理学方面的知识,同时表达他对科学家的道德诉求:科学只能被用来谋取人类的福祉,绝不能用于相反的目的。

下一页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