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作文入选德国教材

    昨日,从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传来好消息:溧阳作为中国江南小城代表,其风物介绍文章正式入编德国卢尔区中小学生教材,数十万当地中小学生将通过课本了解溧阳风物。

  “天目湖有三绝:水甜、茶香、鱼头鲜,来过的游客无不交口称赞。有人形容天目湖是集太湖烟波浩淼之势、西湖浓妆淡抹之美、千岛湖环拱珠联之局于一体,湖光山色,飞禽走兽,美不胜收。”“溧阳是著名的‘茶叶之乡’,拥有六万亩茶园,年产两千吨茶叶。‘前峰雪莲’、‘南山寿眉’等茶名闻遐迩。每两年举办一次 ‘中国溧阳茶叶节’,让论茶、煮茶、品茶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溧阳高中生王若琰撰写的文章《江南小镇——溧阳》中,饱含着对家乡的热爱和赞美。“溧阳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特征,一年四季都能闻到雨后泥土的芬芳。知了会不知疲倦地从夏天嚷到秋天,好像也在感谢上天给予的这些美丽的事物。”现在,这些美丽的词句,已经摆上了德国卢尔区数十万中小学生的课桌,以独特的江南美景吸引着读者对溧阳的深入了解。

  卢尔区位于德国西部的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是欧洲现在最大的经济区,也是德国最重要的经济区和人口密集区。记者了解到,一个中国女孩的文章编入德国教材背后有着一番特殊的机缘。去年 11月25日,溧阳经贸代表团赴德国和荷兰进行商务洽谈。在德国卢尔区的企业对接会上,溧阳工商界代表向卢尔区企业代表介绍了溧阳优美的自然风光和高速发展的城市经济,引起了德国朋友的强烈兴趣。时值当地编写教材,德方代表提出把溧阳作为中国小城市的一个典型编入教材,请中方从一个中学生的视角写一篇文章,透过这扇窗口,让德国学生更多地了解中国、了解溧阳。溧阳经贸代表团立马抓住了这个宣传溧阳的好机会,当即应邀承诺寻找作者。代表团回国后,几经寻觅,最后,王若琰进入了视线。当时,19岁的王若琰4个月前刚从溧阳市光华高级中学毕业,并以文科第二名的成绩考取东南大学。在上高中时,她多次被评为学校三好学生、溧阳市三好学生、优秀共青团员,她的作文曾在全省作文竞赛中获得二等奖。在溧阳市光华高级中学地理教师钱碧如的指导下,王若琰查找市志,熟悉描写现场,全面了解故乡情况,凭借扎实的文学功底,仅用8天时间就写出了3700多字的《江南小镇——溧阳》,并配以溧阳的天目湖、平桥石坝、高静园以及她的个人照片、家人合影,一同发至德国。2007年11月,德国卢尔区就回信称该文章已翻译成德文,在今年2月份正式编入教材出版,并上互联网。

  王若琰在文章中全面介绍了溧阳的风物,包括地理环境、历史沿革、风景、特产、经济发展概况,她告诉德国的中学生:“溧阳是一个民风淳朴,朝气蓬勃的地方。我们渴望更美好的生活,会守护我们如明珠般美丽的故乡。欢迎你们来溧阳体验,来跟我们一起建设美好的家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