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书系”丛书完整翔实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推出的6本“嫦娥书系”丛书称得上是中国探月的升级版,它不只是单纯地介绍嫦娥一号本身,而且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当代世界空间探测的态势和月球探测的历程,人类对月球世界的认识和月球的开发利用前景,中国嫦娥工程的背景、目标、实施过程和重大意义。

    策划于3年前的这套丛书,由绕月探测工程月球应用科学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任主编,邀请了嫦娥工程相关领域的骨干专家邹永廖等人精心创作。书系的6部作品每一卷的字数约为17万,共计100万字,含插图800余幅。

    欧阳自远介绍说,“嫦娥书系”是由6本既各自独立又互有内在联系的科普著作构成的有机整体。第一卷《逐鹿太空——航天技术的崛起与今日态势》,系统讲述了人类航天的艰难征途与发展,航天先驱们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该书是对人类航天事业的宏观介绍,对世界航天这个“大舞台”的描述,大体上担当了“航天总论”的角色。

    嫦娥工程的探测对象是月球,因此“嫦娥书系”专设一卷《蟾宫览胜——人类认识的月球世界》,系统描述人类认识月球的艰辛历程,由表及里揭示月球的真实面目,追索月球的诞生过程,把月球的里里外外,把月球的过去、今天和未来都说到了。无论是发射人造卫星,还是发射月球探测器,都要有推力足够大的火箭。如今,中国的“长征号”系列火箭已经举世闻名。《神箭凌霄——长征系列火箭的发展历程》这卷书是一首中国“神箭”的赞歌,它系统追忆了中国“长征号”系列火箭的成长过程,并展示了其美好的未来前景。《翱翔九天——从人造卫星到月球探测器》,系统叙述中国各种功能航天器和月球探测器的发展沿革,展望未来月球探测、载人登月与月球基地建设的科学蓝图。

    “嫦娥书系”的焦点是嫦娥工程,因此《嫦娥奔月——中国的探月方略及其实施》是更多读者特别关注的对象。此卷系统分析当代国际“重返月球”的形势,阐述中国月球探测的意义、背景、方略、目标、特色和进程,堪称当代中国“嫦娥奔月”的真实史诗。中国的月球探测,经历了对苏联、美国月球探测进展的35年跟踪研究,适时总结与展望国际深空探测的走向与发展趋势,又经历了长达10年的科学目标与工程实现的综合论证。2004年初,中央批准月球探测一期工程——绕月探测工程立项实施。中国的月球探测计划被命名为“嫦娥工程”,它经过2004年的启动年、2005年的攻坚年和2006年的决战年,为2007年决胜年的首发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有这些过程,以及有关嫦娥二期、三期工程的设想等,在《嫦娥奔月》一书中都有相当详细的描述。

    “嫦娥书系”的最后一卷《超越广寒——月球开发的迷人前景》,是人类未来开发利用月球的科学畅想曲,展现了人类和平利用空间的雄心壮志与迷人前景。书中描述的许多内容非常有趣,它们大多是对未来的、甚至是遥远将来事态进程的预想。但这不是科幻小说,而是具有严肃科学根基的创造性思维的产物。

    “嫦娥书系”的副主编、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卞毓麟说,这套书的内容丰盛而翔实,“嫦娥书系”的宗旨,是以实施嫦娥工程为契机,向社会公众广泛普及航天和天文知识,宣传我国航天事业的重大成就,弘扬科学探索精神,激励人们奋发图强,为科教兴国进取不息。“嫦娥书系”由6部作品组成了一套结构完整的中级科普读物,通过“嫦娥书系”,读者将会对人类的航天活动,对中国的嫦娥工程有更加完整、更加清晰和更加深刻的了解。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