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年末,会有无书可读之感,而一旦翻过新年,马上会觉得书读不过来。刚刚落幕的北京图书订货会,揭开了这一年的新书季。虽然这些新书真正到书店货架上还需要一小段时间,但笔者因为工作关系,提前读到了一些,先拿出来分享一下。
在历史热的今天,文学书似乎显得有些弱势,尤其是本土原创小说更显平淡,还好引进小说势头强劲,给文学爱好者多少有所欣慰,去年的《追风筝的人》、《我的名字叫红》、《风之影》等等都给人很多惊喜,这些书无论从文学质量还是畅销趋势,都大大优于本土作品。今年的文学书状况,海外引进书依然强劲,但本土的作品也不甘示弱。
首先是一批“二”书。“二”,这个词如今真是万能,不仅适用于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很多人,比如,这个人真二,这个事情太TM二了等等;二如今已开始蔓延到出版领域。凭借《藏獒》走红的杨志军,停滞一年后,今年带来《藏獒》(二);先锋作家格非推出了“人面桃花”系列(二)之《山河入梦》;阿来的《空山》也迫不及待地出了二;去年声势很大的“重塑神话”系列之二《后羿》也赶上这波“二”风。等等这些“二”书给今年的书市带了些许热闹。
虽然这轮书潮很热也很“二”,但和海外引进图书比起来,只能屈居第“二”,今年的引进图书继续着去年的势头。上海译文是引进书大户,他们今年一口气引进了惊悚大师史蒂芬·金的《手机》和《丽塞的故事》;《夏洛的网》作者怀特的随笔《这就是纽约》和《重游缅湖》;英国讽刺大师戴维·洛奇的《小世界》;还有董乐山的翻译绝笔《太阳帝国》和桑塔格的惟一剧作《床上的爱丽斯》等。
去年凭借出版《我的名字叫红》大赢一把的世纪文景,今年继续着引进的力度,先是翻译引进了帕慕克的《白色城堡》,随后的《雪》等作品也相继出版;然后就是英籍女作家、国际知名的中国问题专家韩素音的《瑰宝》;再就是隐居纽约的华语作家张北海,他的《侠隐》、《人在纽约》、《天空线下》等也将相继出版,这位张北海可能将是又一位木心。
新星是一个新兴的出版社,但近几年在读书人中口碑甚好,尤其是去年底开始引进的“午夜文库”更是大受好评,在劳伦斯·布洛克和他那本著名的《八百万种死法》之后,今年继续出版了迈克尔·康奈利的“哈里·博斯”系列,这个系列中的《诗人》也是受到广泛好评。另外引进的精品就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卡内蒂的自传三部曲之《获救之舌》、《眼睛游戏》和《耳中火炬》,这个系列除了《获救之舌》外,其他两本均为首次在内地出版。
除了几家引进大户外,以本土原创为主的作家出版社和人民文学出版社,今年也开始介入引进,作家今年引进了2005年布克奖获得者约翰·班维尔的《海》等;人民文学引进了海外畅销书《四法则》和《美第奇匕首》等;另外,以少儿书出版为主的接力出版社引进的挪威作家的《咯布尔书商》也值得期待。
在这些看起来很“大”的书之外,还有一些显得很“小”的书也不容忽略。伊朗导演阿巴斯的诗集《随风而行》是其一,因为他的诗歌不同于我们以前读过的任何人的诗,他的超短诗,让人读出的不仅仅是“诗意”,而是一种“滋味”;日本金子美玲小姐的童谣《向着明亮那方》也是一本看起来很“小”、但能读出“真”和“想象力”的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