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獠牙》通过讲述一只小灰狼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再次深刻地把弱肉强食的主题揭示给读者。它被叫做“白獠牙”,出生在一个洞里,对那堵 “白墙”即洞口充满神秘之感。经过不断摸索它终于爬出“白墙”。为了生存它与凶恶的山猫等展开英勇而残酷的激战。一只只狗被它打败,否则它就难以有立身之地,这是一个既简单又残酷的现实。尽管它在狗中间威武不屈,战无不胜,但它不得不屈服于一个个“神”——即人,因为无论如何它也是斗不过人的。人更聪明,可以借助棍棒和石头打败它,它若不服从便只有吃亏。如果说《野性的呼唤》中的巴克在长期的交往中对主人桑顿产生了真正的感情,那么即使如此野性,对人类充满戒心的狼——白獠牙也对真心关心它的主人比弗产生了真正的感情,最后挺身而出救护主人的生命。可以说,伦敦在揭示野性的力量的同时,也深刻地表现了人性的力量。 本故事开头的一些场面,也给人留下极深印象。两个男人赶着雪橇行进在白茫茫的荒野中,一群狼紧追不舍,随时准备把人和狗吃掉。他们停下狼也停下,想想黑暗中周围那一圈时刻缩小的露出凶恶之光的眼睛,多么可怕 !人和狗与狼群展开着生命的竞赛,生命的抗争,谁一旦软弱下去谁就必然成为对手的猎物被吃掉。结果拉雪橇的狗越来越少,以致连比尔也不幸葬身狼腹!这样的死难道不悲壮么?现在狼又盯住亨利不放了,他几乎走投无路,竟然不得不把自己置身于火圈当中,狼群只好守候在火圈外面。可火圈总有燃尽的时候……作者就是用这些扣人心弦的故事,揭示着不可抗拒的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 《墨西哥人》是一篇革命小说,表达了主人公为墨西哥革命的英勇的献身精神。为了革命事业,他心甘情愿做任何事情,即使去干打扫卫生那样的活。尤其是当他听说革命需要钱后,竟毅然决定去参加拳击,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革命献一份力。他是一个英雄,面对强大的对手,面对种种欺诈行为,他无所畏惧。他的大无畏精神是值得赞扬的。相比之下,其他人的革命态度就需要反思了。故事的结尾的确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英勇悲壮”的旋律同样回荡于这篇小说中。 在世界文学史上,正如《野性的呼唤》一样,《热爱生命》也占有了一个重要的位置。我阅读、翻译这篇小说时一直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我把它当作一首抒情诗来阅读——一首苍凉悲壮的抒情诗。把小说当作诗来读,在我读到的书中不多,印象特别深的还有曾读过的英文原著《查太莱夫人的情人》(D·H·劳伦斯著)。在本故事中,两个男人去北方淘金返回,主人公既饥饿又疲惫,步履艰难。可同行的比尔为了自己活命却只顾往前走,把他远远抛在后面,友谊在残酷的生存面前显得苍白无力。小说的情节描写和心理刻划都相当细腻深刻,令人赞叹。主人公为了抓到雷鸟吃,竟学着它的叫声引诱它。看见一只狐狸口中含着雷鸟他垂涎欲滴。为了填饱肚子,他竟趴在地上像牛一样啃吃着灯心草!为了捉到水池中的小鱼,他不厌其烦地把池中的水一点点舀干。面对残酷的生存局面,作为一个大男人竟然哭了,其所受到的打击可想而知。颇有意味的是,他千辛万苦弄到的金子不得不丢掉——现在生存都成问题,金子还有什么意义?为了生存,连狼啃剩的动物骨头他也捡起来接着啃,甚至敲出里面的骨髓,因为它可以延续他的生命。令人毛骨悚然的是,他发现了同伴比尔的尸骨,而总不能去啃同伴的骨头吧!他与那只虚弱的狼的较量过程,也使人震惊不已。他终于战胜重重困难爬到了海边,看见一只船——那是生命的希望所在。可是当船上的人发现他时,他已简直不像个人而像个什么可怕的怪物了。他对生命的热爱,对生命的珍惜,对生命的执著,表现得如此彻底。他获救之后还做着恶梦,甚至可笑地到处隐藏食物,害怕再次挨饿——只有亲身经历过饥饿的人才真正知道它的可怕,也才能真正理解他的可笑之举。他的行为是英勇而悲壮的。 《北方的奥德赛》表现出人们的坚韧、顽强与勇敢精神,尤其是主人公不远万里寻找妻子昂加的举动,不同寻常。这仿佛是一个神话与传说,是关于印第安人的英勇无畏的故事。这里提出了一个有关印第安人文明发展的问题。白人进入印第安人的生活,带走印第安女人昂加。最初受到反对阻止,但后来印第安人慢慢感受到文明社会的好处,渐渐喜欢上了,对于文明社会产生了向往。可他们仍然是矛盾的,不知是过文明社会的生活还是继续过自己古老原始的生活;故事结尾便反映出这种矛盾的心情。 以上是笔者对本书主要篇章的一点认识,不当处敬请读者指正。这是笔者已出版的第八部译著——我为从事文学翻译这一崇高艰巨的事业而自豪快乐。人生应该有积极的追求,这样的人生才会有意义。我的生活是快乐而充实的,我愿在默默的耕耘中为读者译介更多的优秀作品,提供更多美好的精神食粮。面对所取得的成绩,我充满了由衷的喜悦,并为所热爱的事业向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生命是可贵的,我牢记着杰克·伦敦所说的话,要“热爱生命”!
2001年1月完稿于简阳神游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