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根据美国著名作家杰克·伦敦(1876—1916)的作品精选编译出的一部优秀中短篇小说集。杰克·伦敦出生于旧金山一个破产农民家庭,从小开始劳动生活,当过报童,在罐头厂、发电厂、麻纺厂当过童工,甚至在旧金山港口做过“贼”。1893年当水手,航行日本。1894年参加失业工人组织的“工人军”向华盛顿进军,后来在美国和加拿大各地流浪,并坐过牢。1896—1897年进入加利福尼亚大学学习,1897—1898年去阿拉斯加淘金——这一经历,使他写下许多深刻感人、举世闻名的“淘金故事”,这些故事多已编入本书。1902年英布战争爆发后他以随军记者身份赴英国,在伦敦东区调查工人的生活,写成特写集《深渊中的人们》。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后作为战地记者赴前线采访。伦敦于1895年参加社会工党,1901年加入社会党。1905年在美国各地作以《革命》为题的讲演。1907—1909年进行环球旅行,归来后出版《“斯纳尔克”号旅行记》一书。1914年赴墨西哥搜集有关墨西哥解放运动的材料。伦敦的世界观比较复杂,他研究过马克思的著作,也受到斯宾塞和尼采的哲学影响,后来陷入悲观主义。1916年退出社会党,绝望自杀。他的人生经历是丰富多彩的,这无疑为他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基础;我们从他众多的作品中,自然已体会出他丰富的生活阅历。 伦敦从1893年开始写作,发表第一篇作品《日本海岸的台风》,一生写出十九部长篇小说,一百五十多篇中短篇小说,三个剧本,以及不少论文和特写等。早期的中短篇小说大多以北方生活为题材,称作“北方故事”,或 “北方淘金故事”,主要描写阿拉斯加严峻的大自然和淘金者艰苦的生活,反映人与自然的抗争。其中最著名的有《野性的呼唤》、《白獠牙》、《热爱生命》、《北方的奥德赛》等,这些作品塑造了一系列富有冒险和自我牺牲精神的人物形象。《野性的呼唤》和《白獠牙》是两部描写动物的中篇小说,表现了“弱肉强食,生存竞争”的哲学思想,具有高超的艺术技巧。航海题材的小说在伦敦的创作中占有特殊地位,以长篇小说《海狼》为代表,它塑造了一个凶狠残忍的“超人”的形象。《铁蹄》是伦敦的一部优秀政治幻想小说,揭露资产阶级的寡头政治,歌颂工人阶级的武装斗争,但夸大了革命领袖的作用,把群众写得过于消极。长篇小说《马丁·伊登》带有自传的性质,写一个劳动者出身的作家如何堕落,揭露出金钱对人的恶劣影响。伦敦后期也写了一些比较优秀的作品,如长篇小说《毒日头》、《月谷》等,同时也写有一些粗制滥造的作品。《埃尔西诺号的叛变》、《红死病》等小说则更尖锐地反映了作者的思想矛盾。 在翻译本书的过程中,我头脑中始终回荡着一个主旋律,这旋律就是“英勇悲壮的生命之歌”。一篇篇作品在歌唱着生命,这生命是英勇的,这生命是悲壮的,令我时时感动不已,深受震撼!所以我为能把这些优秀作品译介给读者深感荣幸。 《野性的呼唤》是一篇引人入胜、内涵丰富的世界中篇名著。它讲述了一只名叫巴克的狗的传奇经历,读后令人深思,耐人寻味。巴克是一只很有灵性的狗,颇通人性,正如它心爱的主人桑顿所说:它什么都能,只是不能说话罢了!同时它身上也存在着野性,勇猛好斗,有时还非常凶残。由于它勇敢机智,力量强大,因此在与其他狗的较量中次次获胜,从而成为一只远近闻名的领头狗。它被人们卖来卖去,受到虐待,干着艰辛的拉雪橇的活。但它不得不服从,因为人们手里的鞭子和棍棒是残酷无情的。后来它遇到一位终生难忘的主人桑顿,高兴不已。他对巴克具有真正的爱心,关心体贴它,把它从死亡中救出来。巴克感激不尽,成了主人得力的助手,对他忠心耿耿,还两次救了他的命并为他赢得不少财富。 巴克经常听到森林中“野性的呼唤”。由于身上还存在着野性,它渴望到荒野里去过自由自在的生活,时而漫游于野外,并和一只野狼交上了朋友。它在外面游荡、奔跑是多么快活,然而又挂念着心爱的主人,于是毅然回到他身边。不幸的是,一天它返回营地,发现主人被印第安人射死在河边,狂怒之下它凶猛地咬死了几个印第安人。连结巴克与人类的最后一根纽带断了,它终于加入到狼群中去。然而每年夏天它都独自回来一次,到桑顿葬身的河边发出凄厉、苍凉的长嗥。 通过这一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作品深刻反映了“弱肉强食,生存竞争”的主题——这也是贯穿于作家许多作品的重要主题。作家认为大自然是无情的,世界是无情的,软弱只有挨打,遭致毁灭。书中的“棍棒与犬牙”很有象征意味。巴克一段段曲折、凶险的经历,把“弱肉强食”的主题表现得淋漓尽致。此外,作品还反映了人与动物、自然的关系,人类只有爱护动物和自然,才能有利于自身的发展。 小说情节引人入胜,可以说章章精彩,一些场面惊心动魄,令人感慨。语言生动形象,抒情味浓,难怪出版后即一举成名。出版商们争相高价购买版权,这样一篇译成中文仅约六万字的作品,近一百年前出版商竟出到了两千美元!其价值和声望可想而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