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位,社店馆准备好了吗

    具体来说,出版社2007年1月1日以后出版的所有出版物必须使用13位书号;再版、重印书出版物若使用原书号出版,应将其转换成13位书号并重新制作条码;在出版目录或广告中使用13位书号及条型码标识出版物;修改出版管理系统中涉及新标准的内容,检查编辑、编务、印制、销售、合同等各个环节,使其适应新的中国标准书号,并保证每个环节都顺利完成对接。另外,出版社物在领取下一批书号时,要向中国ISBN中心报送上一批书号所对应的出版物信息,并严格按样书交送制度将该批书号所对应的实物样本交总署样本管理室。否则总署可延迟或减少发放下一批书号。

    发行机构今年底在给出版社填写订单、预订单时,使用新的13位书号,2007年1月1日前出版的图书仍使用10位书号。2007年1月1日后,必须使用13位书号和书号条形码形成图书交易数据库,修改计算机管理系统,图书检索、库存管理具有处理两种不同书号的功能,重新编写条形码扫描设备的程序。

    图书馆系统要在2007年1月1日前,完成采用13位编号系统与图书销售商进行图书购买的工作,图书馆及其系统供应商应与图书销售商及相关的贸易组织合作,尽快做好过渡期的安排;图书书目中的中国标准书号无需进行有追溯效力的转变,但记录格式必须能够尽可能同时支持含有13位和10位书号;现有的使用10位书号的图书书目将继续供图书馆客户使用,必须保证顾客能通过所有10位中国标准书号和在978范围内的13位中国标准书号搜索图书馆目录,找到相关的信息;就基于中国标准书号系统的各种目录和服务的链接而言,要考虑到其系统和远程客户系统的变化会产生的影响,如变革系统管理模块;图书入藏登记号(即单本)的专有条形码不会改变,但用于从EAN条形码(目前输出10位中国标准书号)上读取中国标准书号数据或搜索中国标准书号输入的条形码扫描设备,要重新编写程序。

    中国国家图书馆图书采编部主任顾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国图采用的软件是国际通用的,通过改变系统参数就可以解决问题,因此受升位影响不大。据了解,国内许多中小型图书馆多自己编写软件,或由国内小型软件商制作,因此需要尽早了解相关知识,尽快做好升位准备工作。

书号升位有利规范集团混乱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少数出版单位不能严格执行中国标准书号使用的有关规定,“一号多用”、“一码多用”的情况客观存在。“一号多用”的问题更为突出,一是多种图书使用一个书号,二是多卷本的丛套书和教学教辅用书在每卷册分别定价、单独销售的情况下,全套书只用一个书号,还有的用书号变相出版期刊。

    这些做法都造成了图书市场的混乱——出版社在制作书目信息时不能保证书号的唯一性,导致一个号对应多本书,不仅对出版社内部管理造成混乱,更导致发行单位和图书馆在图书信息管理和应用时,无法对出版物信息进行准确辨识,只好花费人力、物力重新编制和录入自己的店内码和馆藏流水码,而这些信息又由于其本身的局限性而不能和其他店、馆共享。据相关部门的统计数字显示,每年全国范围内发行和馆藏花费在信息重新录入和重新编码上的费用,大约在3个亿左右。同时,出版物在进行国际贸易时,国外合作伙伴通过一个书号检索出多本图书信息,难以判断哪本书的信息是正确的,对我们的出版物产生怀疑,影响出版国际贸易。

    中信出版社总编室负责人认为,出版物信息混乱现象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一些不法书商和个别出版社内外勾结、以权谋私、买卖书号造成的。中国标准书号升位有望扭转这种现象。辽宁出版集团图书部主任杨永富也希望通过新标准书号的实施,使书号的使用和管理得以规范。浙江新华发行集团总经理潘明青表示,书号升位对于发行系统技术改动难度不高,但改动面较大。

    据悉,中国ISBN中心将通过举办各种类型的新标准培训班,分期分批、分地区对有关人员进行培训,开发设计中国标准书号元数据数据库,通过中国ISBN中心信息网为公众提供出版物元数据及相关信息,根据已颁布的新标准编印《中国标准书号使用手册》下发到各单位,预计在2006年10月份向出版者分配13位的中国标准书号。

第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