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给出版业带来什么

    “传统出版业的发展遭遇了新技术的挑战,而且挑战是十分严峻的,它使传统图书的销售量或盈利回报蕴藏着潜在的危机。”国务院新闻办副主任李冰在8月28日召开的2006北京国际出版论坛上这样表示。

  一年一度的北京国际出版论坛已经成为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今年的论坛以“新技术与出版业的未来”为主题,300余位中外出版发行、高新技术界代表就数字、网络和通信技术对传统出版业形成的机遇和挑战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新技术成为世界出版业焦点

  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于永湛在演讲中说,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给出版业特别是传统出版业带来巨大的挑战和很多的不确定性。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

  一是新技术极大地降低了出版发行的进入门槛,新的传播方式导致传统出版发行角色边缘化。在数字出版技术出现后,任何一个具备基本计算机知识和上网条件的人在理论上都可以成为出版者,任何人都可以在网上发表自己的作品,出版社不再是出版流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书店也不再是图书流通中必然的环节。这无疑使传统出版发行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竞争,传统出版业的生存空间被大大挤压。

  二是数字出版的发展必将对传统的纸质图书市场构成威胁。在一些特殊的市场领域,比如信息服务和工具书领域,数字出版由于其特有的检索方便、易于更新和价格低廉等特点,将对传统出版物构成巨大威胁。随着无线上网技术的发展,网络的检索优势将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

  三是新技术给出版业“内容为王”的金科玉律赋予了新的含义,即谁对内容资源拥有更强的集约整合能力,谁就拥有更大的市场控制力。一旦内容集成商形成品牌和平台效应,则其向上游原创出版延伸就会变得十分容易。传统出版如果没有相应的对策,在未来的网络出版格局中势必将处于不利的地位。

  传统出版:机遇与挑战并存

  国务院新闻办副主任李冰对出版业的危机忧心忡忡,但他同样看到了新技术对于传统出版业转型的积极作用。李冰认为,在互联网时代,出版商与搜索引擎商家的合作至关重要。搜索服务为出版商带来的不只是一般意义扩大知名度等宣传手段,而关乎其今后全球市场拓展与发行渠道。出版商还应当加大电子书出版的力度。

  据李冰介绍, 面对互联网出版带来的挑战和机遇,中国的出版社已经开始积极拓展网络出版,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2005年上海书展期间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预计,到2008年,中国50%以上的网上书店会将销售电子图书;到2010年,90%以上的出版社将出版电子图书;到2015年,中国电子图书的销售额将达到100亿元,贡献的利润将达到全部图书的50%。

  香港联合出版集团副董事长陈万雄在演讲中说,新技术推动出版的革命,已经是事实,但出版业仍然会存在。他认为,从纸质图书出版到数据库、多媒体、电子化、网络化等种种新技术的出版,是一种革命性的突破。在新形势下,如果我们还沿用纸张的物理性质去开发,绝对不能形成真正的未来出版,它的成效也不能突破传统出版的价值。如何利用新的技术,创造全新的出版优势,是一个全新的课题。

  美国威科集团首席执行官南希·麦肯斯特女士则预言:“在线产品很快将超过纸介图书!”她说,“图书”的在线产品所占的份额会进一步扩大,并超过纸质图书,这将改变整个出版业的趋势和外貌。因此,关注新技术的应用,实现内容的整合,并且提供增值的服务,使得这些内容为读者带来增值的服务,这是未来10年中出版业的焦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