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可爱淘的粉丝看了《我是侠》的部分连载后,给邹琳留言:“我好害怕会爱上你!把我们的淘淘姐给忘了。”与淘迷一样,小灵狐的读者也几乎全是青春少年。
写了七部作品的邹琳告诉记者,她现在有重新全写一遍的打算:“如果真的写出来,应该是很精彩的。”
郭翔宇:写作只是出于好玩儿 打电话给远在福建泉州的郭翔宇,几次电话都无人接听,21日早上终于打通,接电话的是他的母亲李冠真女士,她说郭翔宇一早就出去打球了。
继那本《大话西游》之后,2005年海峡文艺出版社又出版了郭翔宇的随笔集《年少无知》。说到写作,他母亲说:“我们从没想给他压力一定要走这条路,他自己也认为这只是一种业余爱好,所以写只是出于好玩。他目前读泉州五中,是我们这儿的重点中学,因为喜欢工商管理,他的理想是报考复旦大学。”
郭翔宇的写作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家庭影响:母亲是工商银行职员,父亲供职于《泉州晚报》,家里满满的书橱成了他儿时最好的伙伴。至于他的作品阅读对象,他母亲说几乎全是学生,《大话西游》是从小学到高中的学生们都爱看,随笔集则更受初中以上学生的喜爱。
有趣的是,郭翔宇喜欢郭敬明的书,他们曾在泉州见过面,郭敬明看到《大话西游》后给予了很高评价,说以郭翔宇的年纪写出这样的作品来非常不错。事实上,这部书大部分是郭翔宇小四时写开头,初中时完成的。
出版方
看中柏拉图式正义世界 让韩国人气女生可爱淘在中国青少年中成为偶像的中文版责编王月芳,同时也是《我是侠》的责编。之所以要花同样的工夫力推小灵狐,她说很简单:“她不过分专注于传统武侠小说的复杂情节,而是用小女生稚嫩的心去编织一个柏拉图式的正义世界,这是我们最看中的。同时,小灵狐有着深厚的古代文学功底,行文流畅,叙事风格优雅。”
对于当年同与金庸香江论剑的其他几位小侠,王月芳说她都比较喜欢,但最偏爱的还是邹琳。至于为什么要把小灵狐与可爱淘相提并论,王月芳说,首先是因为她们同属淘迷总部签约的两名明星作家,可爱淘、小灵狐在国内拥有众多粉丝,一个可爱淘带给大家的是浪漫无限的韩国新生代网络故事,一个小灵狐传达的则是具备深厚中国武侠特色的少女神话,她们书写的青春却同样地充满冲劲、乐观、阳光。她们同属上世纪80年代,同样是梦想少女,同样少年成名,同样带给读者青春期圆梦的读本。所以,之所以这么看好小灵狐,是她们把读者群细分后,有意为青少年们打造属于她们自己的代言人。
评论声音
王干(《中华文学选刊》主编):成功缘于同龄人“惺惺相惜” 我认为少年成才是好时代的一个表征,起码这些孩子不用为生活所愁,不用为上学压力过大烦心,他们有时间写作,证明家长与社会给他们的空间很大。这种有利的环境,也让现在文学的低龄化成为普及,刘绍棠14岁曾写过一个短篇小说就被誉为“神童”,现在看来不足为奇。
少年写作者的作品不宜捧得太高,一部成熟的高质量的作品除了奇思妙想,还需人生阅历与经验积累,但张苗、邹琳、郭翔宇这些孩子的文字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大量的同龄人间的“惺惺相惜”。我们不能说可爱淘的成功是因为她有多么高的文学造诣,主要是从心灵层面能引起追随者的共鸣。
陈晓明(小说评论家):阅读同龄人作品成消费心理 出版社倾力打造少年写手,我认为是有根据的。我们都看到这几年少年写作非常热,写作者成名越来越迅速。首先,这与当代的图书阅读群体发生变化有关,过去中小学生不太具备购买力,现在孩子身上有钱了,从而对写作者的走红起了经济支持的作用;第二,少年们有一种心理,那就是阅读同龄人作品,包括韩寒当初也是模仿成年人手法的同时以一个少年名义写作。
当代文化是由流行文化培养起来的,少年写作与流行音乐、时尚文化是连在一起的,而中国文学创作目前进入了壮年时期,主流写作成了中年写作,由少年写手承担青春写作很正常。
这些青春写作会被主流写作同化,他们的处女作的经验随着年龄增长会转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