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黑色感官世界的旅程

    日本的文学作品,总是像景德镇的薄胎瓷器一样,叫人远远看着觉得精致,可不敢去触碰,生怕握在手中就会如尘埃一般粉碎。原本,我想这种语言表达,可能和日语的结构有关,太多敬语、助词,叫人迷失了在语言森林中穿越的勇气。可是,当一个美国人,用英语写的小说,居然也同样具备了这种柔软纠葛的特质,这就不能不让人吃惊了。而这本小说,就是被改编成电影的《艺伎回忆录》(上海译文出版社)。

    《艺伎回忆录》故事,是日本少女千代,从渔夫女儿变成京都艺伎“新田小百合”的“灰姑娘之旅”。小百合有一双奇异的灰蓝色眼睛,一般人说她“命中充满太多的水”。她的美丽遭到名艺伎初桃嫉妒。初桃想方设法阻止小百合成为一名艺伎。而与此同时,小百合得到初桃的对手、另一位著名艺伎豆叶的全力帮助。

    作者阿瑟·高顿用一种日本式的叙述,接近事物的每一条纹路。在大部分情况下,他并没有用直接的方式去触摸,每一次他刚开始描述一个事物,就立刻用更多的力气去掩盖。读者仿佛在穿越迷宫,每经过一道门,却发现有更多的门矗立在面前。出现这样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与作者采用第一人称叙述有关。阿瑟·高顿曾在接受访问时说:“我曾经以第三人称的手法写过两稿,结果发现,除非我钻进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否则就写不出我真正想要的东西,这时候我意识到惟有用第一人称去写才能获得成功。”

    把内心抽象的迷惘、渴望物化出来,就形成了这种谜语般的风格。而另一个原因,作者借助新田小百合的行为进行了解释:艺伎是一种取悦男人的职业,她们必须学会用拐弯抹角的语言,让自己和客人摆脱尴尬。小百合对会长的迷恋,是全书的副线。一个中年男子对一个小姑娘,没有任何色情含义的关心,引出了小百合的依恋之情。全书之中,凡有会长出现的场面,叙述一般都是直接而明确的。再回过头来想全书不可捉摸的语言,也就有了真正答案……当一个人无法逃避生活时,她只能让自己的内心远远地离开这个世界。小百合的一生,是一趟穿越黑色感官世界的旅程。幸运的是,作者很仁慈,他让小百合与会长结合,旅程最终到达了终点。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