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乎意料之外,《艺伎回忆录》竟然是一个最纯粹的爱情故事。坐在没有阳光的书房里读结尾,读到十几年的等待之后,那个生命中的人终于莫名其妙地靠近了,而我,握着在冬日里几分钟就能够变得冰凉的水杯,心想,原来,爱情故事——不论在生活里还是在小说里——都是这样的套路,几分钟的温暖就可以照亮一生。
在艺伎小百合还没有成为小百合的时候,在一条叫做白川溪的小河边,她因为不知道未来,因为受了别人的作弄和欺侮而哭泣。直到此时,她的人生非常悲惨,看不见一丁点的希望:生在弥漫着鱼腥味道的海边小村,长在一座她称之为“醉屋”的破房子里,母亲死后被贩卖到艺伎馆,同被贩卖的姐姐不知去向,逃跑未果,无时无刻不在承受来自成名艺伎初桃的挑衅……惟一让她有可能改变命运的地方在于:她长了一双与众不同、美丽的蓝灰色的眼睛。
这个爱情故事就在这样一种近乎于绝望的灰色调中开始了,在那条小河边。无知的少女哭泣着,甚至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哭,哭了又能怎样。她还是小姑娘的模样,穿着惨淡,也还谈不上漂亮。不过,事实也许真是如此,无知是爱情中最动人,也最能将人从绝望中解救出来的成分。于是,她等来了改变她命运——当然,此时她还不知道——的人。那个男人来到她的身边,看到了她那双蓝灰色的眼睛,温和地跟她说话,掏出绣着自己姓名缩写的手帕为她擦净脸上的沙砾,最后,他给了她一枚硬币,让她去买淋有果味糖浆的刨冰。
他们之间,应该有三十岁左右的年龄差异;地位和身份更不消说。但是,在纯粹的爱情故事里,差异从来都不是问题,它们只可能更加促成爱情往高潮里走。这个故事在这一幕开场里已经具备了每一个少女所憧憬的爱情的一切因素:需要被拯救的绝望以及拯救中所可能包含的英雄浪漫;温和的,发自内心的,并且不以占有为目的的怜爱;带有甜蜜意味的梦想的允诺。
这次邂逅陪伴小百合走了十多年的路。因为能够真正地接近会长,成为她最终自愿成为一个真正的艺伎的动力;因为正是从这一刻起,她“从一个面对空虚人生倍感迷失的女孩蜕变成了一个有人生目标的人”。
有时会想,爱情也许就是这个从遥遥相望开始,决心向对方走去的过程。这个过程持续了多久,爱情就有多久。小百合的爱情维持了十几年的时间,是这十几年的爱情成就了这本书。在这满怀憧憬和梦想的十几年里,有着一双蓝灰色眼睛的小百合长大了,得到了可能在有些人看来比爱情更为重要的东西。成功、荣耀、真正意义上的锦衣玉食,也经历战争期间的苦难时光。从篇幅而言,书的绝大部分都在叙述这样一个成功奋斗的故事,在成功奋斗的道路上,有一个人长大的过程中会遇到的一切:斗争、背叛、友情、诡计、成功、失败和绝处逢生。
并不因为小百合是一个艺伎,她呈现给我们的世界就显得更加低级或者高尚。而这个故事让我感动的也不是可以从充满海腥味的小渔村养老町到纽约华尔道夫大酒店的奋斗本身;甚或不是显然带有后殖民意味的所谓“文化疏离感”。感动,仍然是因为奋斗由爱情的梦想来支撑,就成了一个纯粹的,令人心暖的童话。是的,多么单纯的事情,让生命变得绚烂不是为了别的,不是为了斗争而斗争,不是为了赢得他人而斗争,不是为了自我而斗争,而是为了一个其他人也许并不希冀的爱人,为了快一点去到他的身边,为了让等待的梦想成真,为了那一天,拿出保存了十几年、已经微微泛黄的手帕,对他说:我一直记得您。
因而小百合和初桃的斗争里,总是无辜和被动的成分居多。初桃在小百合爱情梦想的映衬下,成为一个完全的悲剧人物。她的结局只能是萎谢与落败。和从来不曾有过爱情、或者爱情过早幻灭的人相比,小百合的华丽青春注定要更加长久,哪怕这当中有战争的死生契阔。
同样出乎意料之外,这个历经十几年,在男女双方从不曾明言,却从不曾放弃过的爱情故事竟然有好的团圆结局。
结局突然间来到,匆匆收尾,有些潦草。似乎长不大的小百合为了摆脱另一个男人的爱情,设计了一场只有仍然处在极度幼稚状态下的女人才能设计出的背叛游戏。虽然游戏很低级,结果也很不堪,却意外地让小百合和会长扫除了隔离他们十多年的障碍,用小百合的话来说,就仿佛是挣扎到最后,从树上坠落,以为此命休矣,却恰恰掉在了爱人的怀抱里。
始终低沉而苍茫的大提琴中,这个突然到来的幸福结局更像是一个黑色幽默,幸而阿瑟·高顿知道用日本人特有的压抑而平淡的口吻来叙述这个以畅销为目的的故事。女人掏出沉淀了十几年时光的手帕,男人说出让她喜极而泣的话:原来女人这十几年的命运,竟出自当年在小溪边,从她蓝灰色的眼睛里看到真实世界的男人的一手安排!
相逢的必然,又岂止是互相不曾忘记那么简单呢。可是那么多的辗转和节外生枝,却又只是为了那么简单地等待着的爱情。与其宿命,不如怀揣简单的梦想——这是日本人在某些时候能够让人有一丝侧目的地方,包括在这个或许会引起相当一部分现代女性愤怒的故事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