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们的BLOG:一场博客一场秀

    叶永烈:我曾经想利用我的博客,辅导文学旁观者们学习写作。
    郑渊洁:博客说是家,其实有点儿像妓院,谁都能进来零距离接触你。
    周国平:我的主要时间仍将呆在我的书房里,不会为了人气旺而来这里使劲表演。
    陆天明:博客是个新鲜玩意儿。怎么做博客,有前人的模式,也可以再创新式。
    刘震云:有话说的时候就说,没话说就先歇着。
    郭敬明:何苦去要求写BLOG的人必须一脸严肃思想深刻呢?
    陈村曾苦劝余华:放着《兄弟》下半部不好好改,弄什么博客呢?
    徐坤则预言,作家们的博客基本上是坚持不下去的。这种交流渠道,对他们来说,似乎并不很重要,至少,不绝对重要。
    孔庆东:博到哪天算哪天吧。 

    在作家中,叶永烈应该算是新潮的。1993年,大部分人尚不知网络为何事时,他就在美国体验到上网的乐趣。后来上海开通网络,他就成为较早的上网者。最初是从浏览网页获取信息,后来用E-mail与朋友交流。      

    65岁的他,在建立博客上又走在了作家的前面。“我最早是尝试在新浪上建立博客,是2005年10月3日。不知什么原因,新浪上‘叶永烈’已经被别人注册了,我不得不改用别的汉语拼音注册,网页名字用‘叶永烈先生’,结果建立之后毫无反响。这个博客迄今的点击数仅为99。”     

    “后来,新浪毕建伟先生给我来电话,邀请我加盟新浪,并且给我注册了‘叶永烈的博客’,于是从2005年11月2日起,我在新浪上建立了‘叶永烈的BOLG’。”      

    博客建立了,可叶永烈也没少折腾。      

    “一开始,就像骑上一匹陌生的马,我做博客很吃力。我干脆另外注册了一个博客,专供自己试验之用。比如,怎样粘文章保持格式不变,怎样压缩照片,怎样上传照片……先在‘试验田’里试验成功,摸索出了经验,然后用在‘叶永烈的BLOG’上。我坚持每篇文章都配图片,做到图文并茂,使博客好看。”      

    “现在,我的博客技术已经相当‘熟练’,只花一、两分钟就可以完成更新。”叶永烈自得地说。      

    像叶永烈一样遭受折腾的作家应该不在少数。     

    余华、陈染、徐坤、刘震云、张海迪等作家在9月前后接到新浪的邀请电话,于是一大批作家博客在新浪安家。     

    发展到2005年12月,几乎所有的中青年作家、写手,都在新浪网上有了自己的博客。     

同是博客 心态不同    博客的英文名词是“Blog或Weblog”(指人时对应于“Blogger”),该词来源于“WebLog(网络日志)”的缩写,特指一种特别的网络出版和发表文章的方式,倡导思想的交流和共享。     

    在网络上发展blog的构想开始于1998年,但到了2000年这种技术才真正开始流行。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博客已经从边缘逐步进入主流。     

    在中国,提到博客就不能不提到方兴东的博客中国网。方兴东让人们开始认识博客,并把它全面引入到不同领域。他利用博客隐私性与暴露性兼具的特点,掀起博客写作浪潮,吸引了人们的眼球。     

    2005年9月,新浪推出名人博客和首届中国博客大赛。名人纷纷建立自己的博客,令博客再次成了热门话题。       

    人虽然进来了,可各人心态不同。     

    对叶永烈来说,博客是以文会友的所在,是会客厅,也是信息发布的场所。     

    “我曾经想利用我的博客,辅导文学旁观者们学习写作。只是众多的写作任务压在肩上,无力再挑起这副担子。”      

    郑渊洁在他的博客上表白得比较另类:“博客说是家,其实有点儿像妓院,谁都能进来零距离接触你。而你又心甘情愿,将你自己展示给大众看。不能发表作品或者对发表作品不屑一顾者青睐博客,有情可原。当红作家下嫁博客,心态比较蹊跷。”      

    周国平的感觉是:“突然有了一间开放的客厅,可是不知道拿它做什么用。我知道我是它的名义上的主人,因此而有了一种权利,也有了一种责任,但不清楚具体是什么。”      

    陆天明认为,博客是个新鲜玩意儿。怎么做博客,有前人的模式,也可以再创新式,重要的是让博客的主人自在地说话,自在地交往。      

    刘震云则直言自己不懂博客,“但大体明白是一个可以和许多朋友直接交流的专门的地方。因为相互不见面,这里可以不说假话,说真话;不说好话,说坏话。当然,多听不好的话,对我会更有帮助。有话说的时候就说,没话说就先歇着。我敢保证的是,每次不说废话和假话,每次说话不超过十句。”      

    郭敬明认为博客注定是流水账一般地存在着:“因为大家都是带着玩世不恭轻松随意的心态来阅读着,又何苦去要求写BLOG的人必须一脸严肃思想深刻呢?日志这种东西天生就是为了娱乐自己而存在的,名人日志再加一条‘娱乐大众’作为理由。所以,那些深刻的、黑暗的、晦涩的东西,还是多留点在心里吧,这个世界还是多一点阳光灿烂比较好。”

下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