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第一章 淞沪要地 战云密布 一 中日全面战争揭开战幕 二 上海在政治军事战略上的重要地位 三 一个蓄谋已久的战略企图 四 “协定体制”下的特殊军事格局 五 防卫淞沪:构想和部署 六 京沪警备机关统筹战备第二章 举国
序言第一章 淞沪要地 战云密布 一 中日全面战争揭开战幕 二 上海在政治军事战略上的重要地位 三 一个蓄谋已久的战略企图 四 “协定体制”下的特殊军事格局 五 防卫淞沪:构想和部署 六 京沪警备机关统筹战备第二章 举国一致 抗日御侮 一 国共两党再度携手 二 走上对日抗战之路 三 抗日救亡:新高潮的涌动第三章 先发制敌 决策沪战 一 大战前奏:日军的战争挑衅 二 冒烟的导火线:虹桥机场事件 三 侵华道路上的重大一步:出兵上海 四 棋高一步的决策:先发制敌 五 淞沪会战战略企图论析第四章 沪战初启 进击日军 一 八一三:揭开淞沪会战的帷幕 二 勇猛的进击:从虹口到杨树浦 三 突贯攻击:市区攻围战高潮 四 功亏一篑的上海攻围战第五章 空战蓝天 舰战浦江 一 中国空军主力汇集东战场 二 痛击日本空军的八一四空战 三 空袭日本舰队和地面军事目标 四 中国海军封锁长江 五 袭击日本海军旗舰“出云”号第六章 激战江防 喋血罗店 一 揭开抗登陆作战的战幕 二 收复罗店、宝山之战 三 张华浜、吴淞镇战斗 四 “血肉磨坊”:罗店争夺战 五 血战宝山城和月浦镇 六 杨树浦沿江阻击战 七 英勇悲壮虽败犹荣的抗登陆作战第七章 寻求支持 诉诸国联 一 寻求国际社会的支持 二 上海“租界安全”与“中立区”问题的交涉 三 英美法增兵淞沪和日本封镇中国海岸 四 中国政府诉诸国际联盟第八章 重组战线 增兵淞沪 一 日本第二次大规模增兵淞沪 二 淞沪抗战第二期作战方案之设定 三 从潘泾到杨泾:前期阵地战高潮第九章 中央突破 大场陷落 一 松井石根的中央突破计划 二 菹藻浜、走马塘中间地带激战 三 南翔以东、蕴藻浜南岸反击战 四 大场的陷落第十章 四行孤军 气壮山河 一 闸北的最后阵地 二 谢晋元孤军营临危受命 三 激战四天四夜 四 光荣撤离四行阵地 五 “孤军营”的斗争第十一章 抗日救亡 同仇敌忾 一 抗日救亡的新高潮 二 如火如荼的救亡宣传 三 募捐救国,慰劳前线 四 活跃在前线的战地服务 五 卓有成效的难民工作第十二章 苏州河南 退兵一战 一 左右两大作战集团的重组 二 苏州河南岸阻击战 三 蒋介石徘徊于退守之间 四 战与和:《九国公约》签字国会议前后第十三章 南线崩溃 上海陷落 一 从华北到华东:作战重心的转移 二 日本第三次大规模增兵淞沪 三 日本第十军登陆金山卫 四 杭州湾北岸阻击战 五 松江、嘉善、嘉兴保卫战 六 “黑色双十一”:南市的陷落第十四章 全线西撤 沪战落幕 一 有退无守的西撤历程 二 一场纷乱失序的大撤退 三 日本侵华野心的膨胀:从上海到南京 四 太湖南北地区退却战 五 淞沪会战的最后一战:江阴战斗第十五章 结语 一 为民族解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二 揭开了全面抗战的壮烈序幕 三 一场规模巨大的会战 四 在军事上的成败得失 五 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的一曲悲歌再版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