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序二卷一一、白话文与《尝试集》二、陈衡哲的《小雨点》三、叶圣陶的童话集《稻草人》四、周作人的理论与冰心的《寄小读者》五、凌叔华的《小哥儿俩》六、沈从文、陈伯吹与老舍的“阿丽思”七、张天翼的《大林和小林》八、从“政治童话”到“教育童话”卷二九、鲁兵与柯岩:童诗从哪里出发十、任溶溶:把童趣推到极致十一、儿童小说的两种范式十二、“战争中的孩子”和“孩子的战争”十三、胡万春·沈虎根·高玉宝十四、诗的散文与小说的散文十五、“早春天气”与《宝葫芦的秘密》
序一序二卷一一、白话文与《尝试集》二、陈衡哲的《小雨点》三、叶圣陶的童话集《稻草人》四、周作人的理论与冰心的《寄小读者》五、凌叔华的《小哥儿俩》六、沈从文、陈伯吹与老舍的“阿丽思”七、张天翼的《大林和小林》八、从“政治童话”到“教育童话”卷二九、鲁兵与柯岩:童诗从哪里出发十、任溶溶:把童趣推到极致十一、儿童小说的两种范式十二、“战争中的孩子”和“孩子的战争”十三、胡万春·沈虎根·高玉宝十四、诗的散文与小说的散文十五、“早春天气”与《宝葫芦的秘密》十六、1960年的批判及此后的创作界十七、《小兵张嘎》与《羊舍一夕》十八、林海音、朱氏姐妹与林焕彰十九、“文革”中的儿童小说附:“建构论”与“本质论”主要参考书目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