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在中国,何处发现历史?一、“中国中心观”的限度二、“文化自觉”与主权“独立”三、重新寻找“20世纪中国”的“剧情主线”第一章 “乡里空间”的崩溃与“士绅共和国”的失败:走向“民众大联合”一、“绅权”即“民权”:历史脉络的勾勒二、“乡里空间”与“各省之力”:革命线索的描绘三、“权绅化”与“劣绅化”:失败缘由的记录第二章 阿Q的“解放”与启蒙的“颠倒”:重置“知识分子与民众”的构图一、“鬼魂”与“革命”:解放了的阿Q二“民国理想”与“人民主权”三、启蒙的“颠倒”:“找着群众的
导论 在中国,何处发现历史?一、“中国中心观”的限度二、“文化自觉”与主权“独立”三、重新寻找“20世纪中国”的“剧情主线”第一章 “乡里空间”的崩溃与“士绅共和国”的失败:走向“民众大联合”一、“绅权”即“民权”:历史脉络的勾勒二、“乡里空间”与“各省之力”:革命线索的描绘三、“权绅化”与“劣绅化”:失败缘由的记录第二章 阿Q的“解放”与启蒙的“颠倒”:重置“知识分子与民众”的构图一、“鬼魂”与“革命”:解放了的阿Q二“民国理想”与“人民主权”三、启蒙的“颠倒”:“找着群众的野兽性”第三章 “劳动人民”与“按劳分配”的悖论:社会主义改革的内在逻辑一、“劳动的胜利”:“个人”与“集体”的矛盾二、延安经验:“机器论”与“集体劳动”的高度三、打破“循环的陷阱”与新的危机意识四、“资产阶级法权”及其不满五、“按劳分配”的悖论与中国改革的逻辑第四章“共同体”、共同富裕与“共产主义理念”:我们拥有怎样一个未来?一、中国革命:“共同体”理想的创造性转化二、“自下而上”的改革:“新集体主认”的可能三“勤劳革命”与作为“政治规划”的“共同富裕”四、“共产主义设想”的中国视野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