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前国内玄幻小说的现状与发展

金庸笔下人物的情,有爱得发痴的,如小龙女之于杨过,荡气回肠;有爱得发狂的,如李莫愁之于陆展元,惊心动魄。而古龙笔下的情,则凄凄切切、冷冷清清,于欢笑处见凄凉,于繁华处见冷清,于无情处见多情,于残缺处见温馨。夜笛伴着悲歌:何必多情?

  第四阶段,则是以黄易以至今天的萧鼎、龙人为代表的玄幻武侠小说。由于金庸、古龙等的武侠小说创作达到了一种巅峰状态,无论是从情节构思、创作技巧还是艺术特色、写作风格上来说,后人都难以企及,最多也是简单的摹仿。所以武侠小说一度陷入低谷,严格意义上来说,我们特指的武侠小说今天依然是步履维艰的。如果说武侠小说至古、温是一变,那么至黄易则是一大变。奇情才子黄易实现了武侠小说的科幻梦,在传统的武侠小说基础上融合了中西方文学中神幻、魔幻、奇幻的营养,独树一帜,以旋风之势席卷港台、大陆,乃至整个华人圈。说实话,由于对黄易的作品看得不多,其代表作《寻秦记》我也主要是看的电视剧(古天乐、萱萱等主演的),故不好做太多的评价。但惊叹于其奇思妙想之余,明显感到受倪匡科幻小说的影响很深。龙人的作品《轩辕绝》和《灭秦》我是认真看了的。现代的推理手法在龙人的玄幻小说中演绎得淋漓尽致。他长于情节构思,每个细节都安排得曲折离奇,意境高远深邃。其玄幻的情节奇妙无穷,集诡异、悬念、推理、侠义与一体,有金庸小说的恢宏气势,博大精深,有古龙作品的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有温瑞安系列的推理严谨,引人入胜,更有黄易作品的纵横捭阖,奇思妙想。在龙人的玄幻小说中,我们感受到的是从一个国度跨越到另一个国度,从一种文明跨越到另一种文明,从一个千年跨越到另一个千年,视通万里,神游八极。那些奇幻的情节似让我看到《山海经》、《搜神记》,更有读《西游记》与《镜花缘》般的快乐。对于“情”之一字,龙人也是描写得入微入细,读后难以释怀。记得初见龙人时,他话语不多。当谈及他的作品《轩辕绝》中的女主人公凤妮之死时,他突然语惊四座:“我最喜欢的就是凤妮,她是唯一一个没被轩辕得到的女人。她死了我很痛苦,读者都很痛苦。但我就是要让全天下的人痛苦”。“你怎么这么狠心?”我不由脱口而出。一见龙人已完全进入书中角色,大谈悲剧的震撼力和对情感的阐释,我不由觉得这个人真是够率真率直。爱憎分明,豪气亘云。二十年磨一剑,龙人的执着创作可见一斑。这种一谈及自己的作品,一谈及自己的所爱就可以忘记世间的一切是多么的弥足珍贵。正如我的心态。所以在看完《轩辕绝》后,我不由赋诗一首:“秦时明月汉时关,龙人玄幻耀山川。奇径独辟花千树,自此轩辕聚峰巅”。世间还有什么比品一杯香茗,读一卷好书,笑看风云,坐听涛声,相忘于江湖更让人快乐的呢?

  当下玄幻小说的创作虽云蒸霞蔚,姹紫嫣红,但我们也看到在貌似繁荣的背后存在着许多问题。作品良莠不齐,滥竽充数的多,精金粹玉则少之又少。玄幻小说重复着武侠小说的旧路,长于情节的精心谋划,短于人物的性格心理描写。消遣快餐化居多,严肃深层次的少。其实又岂只是玄幻小说如此,当前的很多小说创作都是这样。诚然这与市场经济体制下,一切以经济效益为评判标准有很大的关系,但是也与创作者的创作观有莫大的关连。如果玄幻小说的创作者本身就摆正心态,不是将其作为消遣文学,而更多的从严肃文学角度来考虑,作品更加反应人学,刻画出人的存在方式,人的思想形态,直指人心和人性,乃至人类的终极关怀这些深层次的问题,我想它是可以经得起时代的检验,超越时间,超越空间,超越阶级,成为文学作品中的经典,流传于世的。文学即人学,一切深层次地反映人性本身的作品必将世代相传,不管它的表现形式,不管它当时存在的社会环境是否让它存在。我想这些应当成为玄幻小说创作或者说一切小说创作的真正发展方向。

  座谈中,一个女研究生问我,“您刚才的精彩发言让我感到似乎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精髓都沉淀在您的身上。您能告䜣我在您的创作中哪些作家对您的影响至深?我刚才又看到放在桌前的您的小说《何处是归程》,从题目来看,就有一种淡淡的哀伤,您能谈谈您为什么创作这样一部小说?”

下一页 第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