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语文学界,被称为穿越和玄幻小说的鼻祖的黄易把历史、科幻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玄学、易理等有机结合为一体,开创独树一帜的玄幻武侠作品,极受网民喜爱。黄易作品日前终于走出“地下出版”正式在大陆出版,而在香港大屿山归隐多年的黄易昨天也终于亮相上海,在接受早报记者专访时黄易说:“我就是项少龙!”
“项少龙”是黄易作品《寻秦记》中的主角,他是20世纪的一个特种兵,却因时空机器出故障,被送到战国末期的赵国,参与了战国末期到秦初波澜壮阔的列国争战。自1990年代开始,《寻秦记》、《大唐双龙传》通过灰色途径在大陆流传,黄易的小说被盗版了多少,实在是个天文数字。首批10种黄易作品由上海英特颂图书有限公司出版之际,在香港大屿山归隐多年的黄易昨天终于打破神秘在上海出席发布会并接受了早报专访。
年轻时,每天最多写一万字
早报:你酷爱玩电子游戏,这次来上海带游戏机了吗?
黄易:没有。我的手因为打游戏机打得太久而出了问题,到现在还没有完全康复。把我的手折磨成这个样子的游戏是《FALLOUT 3》,这是近年来我觉得最好玩的单机游戏。
早报:你的小说被改编成其他娱乐产品,那你会把这款喜爱的游戏改编成小说吗?
黄易:这个时代所有东西都对我有影响,电脑、电影、游戏等等都可以变成我写书的养分。《FALLOUT 3》可以被改编成很好玩的小说文本,但我还没有写这样一本书。
早报:你的小说有不少被TVB改编成电视剧,比如大家最为熟悉的《寻秦记》,而且观众也很喜欢,你觉得呢?
黄易:我并不觉得改编得成功。曾经我对古天乐扮演项少龙寄予厚望,但电视剧我并不喜欢。
早报:那你自己为什么不成立一家公司,来经营自己小说的改编?
黄易:因为我懒,我太懒了,只想写小说。
早报:你的好几部小说都有几百万字,能谈谈你的写作节奏吗?
黄易:当初我年轻的时候,每天确实可以写很多,但近十年不行了。年轻的时候,我一天最多可以写一万字,当然写完一万字就会很痛苦,就好像我这次疯狂玩游戏一样,手都痛了。
写《寻秦记》是想回到秦朝
早报:在大陆,有许多写手模仿你的小说的写作套路进行创作,特别是玄幻、穿越类小说,你被尊为“穿越之父”,他们中很多人还在网上收费连载,赚了很多钱。
黄易:我觉得模仿我没问题,这也可以说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任何东西只要有经济价值的话,就会有很多人参与。但是我觉得他们并不是在小说创作上模仿我,而是我给了他们一个榜样——武侠小说可以这么写,写小说也可以也可能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但我觉得大陆写手的模仿也只是过渡,就好像一部电影成功后就会有人跟风一样。模仿和抄袭只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最终你要有自己的东西。
早报:那你最早的作品模仿了哪部小说?
黄易:我第一部武侠小说是《破碎虚空》,可以说我抄袭了西方的一个观念——黑洞理论,“破碎虚空”这个词就是黑洞。
“穿越”在西方科幻小说中是很常见的题材,但在我们的武侠小说历史中,《破碎虚空》可能是第一次,这样一种类型的小说是西方科幻小说传统没办法写出来的。不过,我想说的是,在《寻秦记》中,穿越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那个浪漫的战国大时代,那才是《寻秦记》真正吸引人的地方。穿越是一个手段,把一个现代人放在古代历史里。历史就好像一个棋盘,我下了一着不同的棋子,就会引起棋盘的混乱,但是最后还是秦始皇统一了天下。棋局的结局并没有改变。
早报:我知道很多人都梦想穿越回到过去,这是否也是你写这类故事的原因?
黄易:回到过去当然是我的一个梦想,所以我才把这个幻想写了下来。小说最动人的地方是引导我们脱离现实,进入一个小说的世界。就好像你在一个地方生活得太久了,你就想去别的地方旅行度假。
早报:你最想回到哪个朝代?
黄易:我最想回到的朝代当然是秦朝,否则我也不会写《寻秦记》。而最想担当的角色还是我虚构的项少龙,小说里的项少龙就是我。
再也无法回到
传统武侠创作
早报:你的武侠小说和金庸、古龙他们的传统还是有很大的差异,那些前辈怎么看你的这种武侠小说?
黄易:所有的前辈我都不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