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著名影评家佐藤忠男著书《中国电影百年》帮日本人认识中国 日本最具实力的影评家之一、日本电影学校校长佐藤忠男14日在上海出席了新作《中国电影百年》中文版发布会。这位75岁的老人是一个爱好和平、痛恨战争的日本知识分子,他说:“写这本书,是为了让日本人认识中国。”
在他的新书中,佐藤忠男铺陈了中国电影百年发展的脉络,介绍了一百余部各个时期的中国电影,其中包括《松花江上》、《遥远的爱》、《晚钟》、《红高梁》等抗日题材或包含抗日内容的影片。他说:“日本人应该多看看中国的抗日影片。”
佐藤忠男生于1930年,在他的少年时代,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我记得那时候日本政府的宣传,说是中国侮辱了日本,日本才跟中国打仗的。”佐藤忠男说,“事实上,日本人在国内几乎看不到中国的抗日电影。我非常好奇,想到中国来看抗日影片。”
1979年,佐藤忠男应中国电影家协会邀请首次来到中国。从此,他看了大量的中国影片,包括抗日影片。
他说,以前从日本人的角度看,包括亚洲在内的其他一些国家在电影中描绘出来的日本或日本人,有许多不自然之处。近年以来,许多亚洲电影已经能够在日本进行真实的外景拍摄,并且启用日本演员饰演日本人,有关的风俗考证也做得相当完善,对于日本人的观点也逐渐变得深刻、敏锐而且基本正确,成了日本人审视自身形象的明镜,这些电影已经不能再被忽视。
佐藤忠男说:“日本的侵华战争,曾经给中国人民带来多大的灾难,我们通过南京大屠杀、三光政策等等记载,总算可以了解一些。但对于中国所受伤害的深度与广度,我们无论如何都是难以想象的。”
他在书中介绍说,蔡楚生、郑君里共同编剧、导演的《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一部以日军侵略下的家庭离散这一民族主义题材为中心的悲剧影片,其情节悲壮而富有感染力,在当时的中国反响很大;《遥远的爱》反映了日本逐步侵略中国的过程,以及在战争中成长起来的一群男女的编年史。
佐藤忠男说,这类电影在亚洲各地还有很多,韩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以及台湾、香港等地都有拍摄。“只是迄今为止,日本人还是不愿意看到这些内容,而我们必须正视这样的影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