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罗旺斯,这一充满魅惑和令人浮想联翩的地方,几乎成了现世的天堂。它与金色阳光、紫色薰衣草、红色葡萄酒或遍野黄色的向日葵紧密相连;预示着一种陶醉、宁静和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梵·高、塞尚那迷蒙而又色彩强烈的画作,更为普罗旺斯添上一层神秘的光晕。 无疑,彼得·梅尔也是普罗旺斯传奇的推波助澜者之一。他在英国广告界打拼了大半生,终于有一天大彻大悟,放弃伦敦阴郁天空下循规蹈矩的绅士生活,将自己安顿在普罗旺斯。他在那里闲适生活,缓慢写作。在书中记下伦敦不具有的特征:“阳光,上帝的闹钟”——宛如一首诗的开头。 麦克斯在伦敦金融界从事兼并、收购业务,他表面光鲜,驾着宝马,西装革履,有漂亮的住房,可他得时时担忧银行的催款。他暗中计算即将到手的一笔佣金可以暂缓燃眉之急,却遭顶头上司算计:佣金不翼而飞,工作被迫辞掉。幸好,这一天他收到一封律师函,被告知他叔叔去世,他将继承普罗旺斯的一座农庄。 小说一面鞭挞都市生活的荒诞——逼人节奏,缺乏信任的人际,压抑,孤独,没有安全感;一面主张亲近大自然,追求简朴、宁静与人性化的生活方式。 显然,彼得·梅尔不同于卡夫卡,他对现实世界的看法不是绝望的,而是充满热望。他小说中的主人公不会以倦怠、冷漠的方式对待世界。如果说在小说中还能看到一点点对世界荒诞性的描述的话,那是他小说的一个起点,一种现实远景;主人公由此出发,迈向阳光明媚的普罗旺斯,从此就跨入了另一种人生境界。这里,“普罗旺斯的阳光”已由明喻完全变成了生活真实的写照,仿佛那是一座灯塔,为人世间的梦导航。 普罗旺斯!那里的日照是饱和的。亢奋的生命力中混合着果酒的醇香。浪漫与闲暇是那里人生的常态——就如同都市里孤寂和凄凉是生活中熟人的造访。显然,《一年好时光》作者所推崇的是一种自然健康的生活理念,他将乡野作为都市对立面呈现,凸显他对受利益驱使的现代都市生活方式的扬弃态度。然而,如果世间乡村都如普罗旺斯那般流光溢彩,那真是都市厌弃者的福祉。可是,问题在于,如果我们真要选择这样的生活方式,我想,首要选择变化的不是生活地点,而是自己的内心。 遮蔽的人生敞开后,世界会变得异样;走出生活幽暗的隧道,可以自由地翱翔;光阴,在飞扬的风中飘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