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念迭生的剧情,迷人的音乐,光怪陆离的舞台布景,世界四大音乐剧之一的《剧院魅影》已经登陆上海。而该剧的原著、法国著名侦探小说家加斯东·勒鲁(1868-1927)的《歌剧院幽灵》,已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勒鲁于1911年发表的这部介于侦探小说和荒诞小说间的作品,从一个记者的角度,讲述了发生在宏伟壮丽的巴黎歌剧院的一个“鬼故事”。主人公埃利克天生畸形,遭到父母和社会唾弃,被好心的吉里太太藏匿在剧院的地下室里,从此剧院不得安宁:钱财失窃,员工突亡,女歌手失声……剧院幽灵的传闻不胫而走。埃利克暗恋新星克里斯蒂娜,凭着自己超人的音乐天赋,帮助她一夜走红,无奈她早就心有所属。于是,幽灵在舞台上当众劫走了她……令人扼腕的人鬼爱情,骇人听闻的罪恶勾当,终将大白天下。书中有几个匪夷所思的悬念场景堪称经典,譬如剧院原大牌女歌星卡洛塔在演唱拿手曲目时竟然走调,癞蛤蟆般的鼓噪把枝型吊灯震了下来,当场砸死了看门妇;而克里斯蒂娜被劫一幕,更是极尽幻想与荒诞之能事:全场观众在天籁般的歌声中感觉被插上了翅膀飞向高空,舞台一片黑暗,克里斯蒂娜神秘蒸发……
1922年,该书第一次被好莱坞搬上银幕,由因《巴黎圣母院》中的“钟楼怪人”卡西莫多一角走红的朗·钱尼扮演“幽灵”埃利克。此后,美国与英国又多次将其改编成电影。我国解放前后的两部《夜半歌声》电影也有着该书的影子。在众多的相关创作中,知名度最高、票房最丰的当推英国音乐剧大师安德鲁·韦伯谱曲的音乐剧《剧院魅影》。1986年,该剧在伦敦首演,由韦伯当时的妻子莎拉·布拉曼出演克里斯蒂娜,该剧一夜成名。1988年,该剧移师百老汇,就此与《悲惨世界》、《西贡小姐》、《猫》一起并称为世界四大音乐剧。
以下文字选自本书第八章,讲述了歌剧院的两位经理里夏尔先生和蒙沙尔曼先生大胆决定在一个“倒霉的”剧场里上演《浮士德》,以及由此引起的可怕后果。
星期六早上,两位经理走进办公室,各自发现一封署名歌幽的来信。内容如下:
亲爱的先生们:
果真开战吗?如果你们还想维持和平,这是我的最后通牒。
它包括如下四项条件:
1.归还我的包厢──我希望它从现在起就由我自由支配;
2.“玛格丽特”一角今晚要由克里斯蒂娜饰演。你们不必为卡洛塔操心,她到时会托病推辞;
3.我一定要我的领座员,善良忠实的吉里太太为我服务,你们必须立即恢复她的职务;
4.回信交给吉里太太,她会转交给我的;信中必须写明你们像前任经理一样,接受《招标细则》中有关我的月俸的一切条件。付款方式我会另行通知。
如果你们不答应这四项条件,今晚的《浮士德》将在该诅咒的剧场里演出。
谨向识时务者,致敬!
歌幽
“好吧,他竟敢找我麻烦!……他找我麻烦!”里夏尔握紧复仇的拳头,砰的一声,重重地砸在自己的办公桌上。
行政主管梅西埃走了进来:“拉什纳尔想见两位先生中的一位,”行政主管通报说,“他好像有急事,我觉得这个老好人看上去一脸的惊慌。”
“拉什纳尔是谁?”里夏尔问道。“是您的马术演员班的班长。”“什么!我的马术演员班的班长?”
“是的,先生,”梅西埃解释说,“他是马房的最高领导。”
“什么马房?”
“您的马房,先生,歌剧院的马房。”
“歌剧院里有一个马房?天哪,我竟然一无所知!那它设在哪儿?”
“在地下室里,靠圆形库房的那一侧。这是个非常重要的后勤部门,我们共有十二匹马。”
“十二匹马!上帝,都派什么用场?”
“上演《犹太女》和《预言家》时,必须要有训练有素、'熟悉舞台'的马匹来跑龙套。马术演员是负责训马的。拉什纳尔很在行,他以前做过弗朗科尼马房的总管。”
“很好……不过,他找我有什么事?”
“我一点都不知道……我还从来没有看见过他这种样子。”
“让他进来吧!”
拉什纳尔先生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根马鞭,神经质地抽打着自己的马靴。
“您好,拉什纳尔先生,”里夏尔见状一惊,随即说道,“嘿!行政主管先生刚才对我说您有十二匹马!”
“十一匹!”马术班班长纠正说。
“十二匹!”里夏尔重复道。
“我是有过十二匹马,但有人偷走了恺撒,我只有十一匹了!”说完,拉什纳尔在自己的马靴上狠狠地抽了一鞭。
“有人偷走了我们的恺撒,”行政主管先生嚷道,“恺撒,《预言家》里的那匹白马。”
“恺撒是举世无双的好马!”马术班班长用生硬的口气说,“我在弗朗科尼的马戏团里干了十年,见过无数好马!但恺撒可以说举世无双!可是被人偷了!”
“那么,班长先生,”里夏尔大声说道,“您总该有一个想法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