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作曲家肖邦逝世(1849年10月17日)

    1810年3月1日,肖邦生于波兰华沙郊区热拉佐瓦沃拉。他6岁开始学习钢琴,8岁时开始公开演奏。1824年肖邦师从德国音乐家、华沙音乐学院院长埃尔斯纳学习音乐理论。
  1829年肖邦从华沙音乐学院毕业。当时正值波兰民族解放运动走向高潮的年代,反对外国奴役、争取自由独立的民族斗争对青年肖邦的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培育了他的民族感情和爱国热忱。1830年肖邦离开华沙,出国深造,从此永远离开了祖国。1932年他在赴巴黎途中经过斯图加特,得知华沙起义遭到沙俄镇压和华沙陷落的噩耗,精神受到强烈震撼。到巴黎后,他放弃了去伦敦的计划,在巴黎定居,从事钢琴演奏、教学和创作活动。在这里他除了与流亡巴黎的波兰侨民密切交往之外,还结识了匈牙利杰出的音乐家李斯特,法国著名文学家乔治·桑以及海涅、密茨凯维奇等知名人士。肖邦的作品深受祖国民族独立运动的影响,具有极深刻的民族性、思想性和崇高的革命内容。他的创作始终以描述波兰人民的生活和英雄气概为主题,作品大多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波兰人民对自由的渴望。
  肖邦的音乐具有无与伦比地幽婉、细腻、抒情而优美的特点。他的钢琴曲包括各种类型,其中最令人陶醉的钢琴曲是他的“夜曲”,这是极其优美的乐曲,它抒情、沉思而带有忧郁的感情,曲调富于歌唱性。肖邦一生共写了20首夜曲。他的另外一种乐曲叫“前奏曲”,比夜曲稍微短小,但更加抒情。据说这些前奏曲是肖邦在阴雨连绵的玛乔尔卡岛创作的。他的降D大调《雨滴前奏曲》是人所共知的前奏曲。比前奏曲规模大一些,而又丰富多彩的“练习曲”是肖邦创作的另一部分宝贵财富。本来练习曲是为练习而写的,但肖邦在他的练习曲里赋予它诗情画意般美妙动人的艺术生命,给人以无穷的美的享受,如《蝴蝶练习曲》、《革命练习曲》等。肖邦的作品中最著名的是他的各种舞曲,如圆舞曲、波兰舞曲、玛祖卡舞曲等。圆舞曲源于德国,但肖邦把它变成了高尚、典雅的音乐,供人欣赏,因此他的圆舞曲不同于一般圆舞曲,如《离别圆舞曲》便是。肖邦还写了一些叙事曲、诙谐曲、奏鸣曲、协奏曲,他写的一部奏鸣曲中第二乐章的《葬礼进行曲》是人所共知的哀歌。他写的著名协奏曲,则更加绚丽多彩,闻名遐迩。
  1849年10月17日,肖邦在他的巴黎寓所中逝世。临终前,他嘱托亲人将自己的心脏运回祖国波兰安葬。

推荐阅读
    《肖邦《24首前奏曲》(Op.28)(中外文对照)
    《肖邦《即兴曲》(中外文对照)
    《肖邦《夜曲》(中外文对照)
    《肖邦——20首马祖卡舞曲》 
    《肖邦《练习曲》OP.10
    《肖邦·1831年》   

延伸阅读
    《肖邦:钢琴诗人》,廖乃雄/著,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
    《肖邦传:激情夜曲》,(法)米歇尔·奥纳凯/著,管筱明/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
    《肖邦传》,(英)埃蒂斯·奥加/著,周玉玲/译,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0。
    《肖邦(1810~1849)》,丁言模/编著,深圳:海天出版社,2000。
    《肖邦》,毛佩洁/编著,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
    《钢琴诗人肖邦》,(瑞士)吉·德·布塔莱斯/著,姜德山/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
    《肖邦奏鸣曲集》,(波)肖邦/曲,(波)伊格纳齐·弗里德曼/编订,徐小芳/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1。
    《肖邦波兰舞曲集》,(波)肖邦/曲,(波)伊格纳齐·弗里德曼/编订,徐小芳/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1。
    《肖邦夜曲集》,(波)肖邦/曲,(波)伊格纳齐·弗里德曼/编订,徐小芳/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1。
    《肖邦圆舞曲集》,(波)肖邦/曲,(波)伊格纳齐·弗里德曼/编订,徐小芳/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1。
    《肖邦夜曲集:维也纳原始版本》,(波)肖邦作/曲,(波)简·爱克尔/编,杨儒怀/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1998。
    《肖邦:英国OMNIBUS经典版本》,(英)埃蒂斯·奥加/著,江静玲/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枫丹白露之泪:缪塞、肖邦与乔治·桑》,刘春梅/著,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肖邦的叙事曲》,钱仁康/著,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6。
    《肖邦书信选》,(波)塞多夫/编,亦波/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6。
    《肖邦的故事》,(波)耶日.勃罗什凯维奇/著,施国威、陆鸣权/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2。
    《隐藏在花丛中的大炮:波兰爱国音乐家肖邦作品简介》,廖乃雄/著,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