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03文化热点 华山论剑等榜上有名

一是予以保留的,中央保留《人民日报》和《求是》杂志等报刊,省级党委保留一报一刊,市级则只留下一张党委机关报,以后只有这5家可以用公费订阅,但总量也要控制;二是要进行管办分离的,则主要针对56家属国家部委主管主办的全国性行业报以及一些期刊;三是要关停并转的,规定凡省级及以下行业协会、学会、研究会等主办的报刊一律停办,300多家县级报纸,除部分经营状况达标的外,也全部停办,其他不在关停范围内的部门报刊则予以划转。此次报刊整顿,是发生在2003年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它所直接导致的结果是多达千家的报刊被关停并转,其数量几乎达到了中国报刊业的半壁江山。到2003年年底,此项工作已基本结束。我们所看到的情况是,动了大手术的中国报刊业依旧花团锦簇、姹红嫣紫。重要的是,中国报刊业从此迈开了市场化的步伐。留存下来的、死里逃生的报刊感到了生存危机,于是,中国报刊业的面貌发生了更多变化,多年以来素面朝天的平板脸,变得秀色可餐、千娇百媚了;多年以来只发些歌功颂德、粉饰太平的官样文章的报刊,开始亲民爱民了、关注民生表达民意了,它们开始明白了一个就像“人要吃饭”一样基本而简单的道理:老百姓才是中国报刊业的衣食父母。

咬嚼余秋雨    2003年,余秋雨再次成为新闻人物,一本22万字的《石破天惊逗秋雨》引爆了余秋雨散文中126处文史差错。在该书的作者金文明指出的差错中,唐代的道士吕洞宾被余秋雨当成道家始祖;为了配合岳麓书院建院800周年,宋代哲学家朱熹无端地少活了一年,他去世的时间从1200年变成1199年;金圣叹因为清朝顺治皇帝赞赏的话而感激涕零,被写成为大明的灭亡而痛哭;1802年出生的法国作家雨果,竟在出世前就参加了1789-1794年的法国大革命;1883年去世的法国画家马奈神奇地活到了20世纪……而这种可以被称作“硬伤”的错误竟多达126处。金文明的书房堆满了书,在他家的客厅和其他的房间里也见缝插针地做了书架。穿行在书堆缝隙之间的金文明,一辈子吃的是语词的饭,他曾经参与《辞海》编纂,担任过《汉语大词典》编委、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总编辑,1996年退休后被聘为复旦大学出版社特约编审、《咬文嚼字》月刊编委。金文明十分注意余秋雨著作中文史方面的差错,发现问题,就记在卡片上,日积月累竟有了500张之多。《石破天惊逗秋雨》未售先热,但是该书出版的过程却一波三折。2002年6月,金文明应上海一家出版社之约,开始撰写《石破天惊逗秋雨》。花了3个月写完全书以后,金文明却被告知此书的出版计划已被取消。此后,金文明先后与8家出版社联系。但是,在看完书稿后,出版社都以各种理由予以拒绝。其中不乏出版社提出这样的建议:如果能够请余秋雨为之写序,我们愿意出版。这几乎是一种黑色幽默了。

第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