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幅反映春节场面的照片,300件与春节有关的实物,在1000平方米的展厅里,提炼出5000年华夏文明中春节文化的精髓。《中国人过大年》展览于今天上午10点在中国革命博物馆开幕。这也是我国首次大规模的春节文化展览。 从宋元时期记录春节的史书,到清末的年服,从康熙年间宫廷的祭祖器具,到抗战时期延安出版的新年画,革命博物馆馆长夏女士介绍,这次展览荟萃了故宫、首都博物馆、历史博物馆和革命博物馆京城四大博物馆馆藏的300件与春节有关的实物,其中还有大量珍贵文物。
民俗艺术烘托过年气氛 夏馆长介绍,这次展览将分展览区和互动区两部分进行。其中展览区分“源远流长”、“辞旧迎新”、“饮食文化”、“居饰习俗”、“服饰文化”、“百艺争艳”六个部分,用大量照片和实物介绍了我国历史上春节的历史沿革、名称演变、各地饮食文化特色、历代节日服饰、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等。互动区则邀请了大量民间艺人,现场制作中国结、剪纸,天津杨柳青画社的老师傅将现场拓印年画,与观众进行面对面的交流。28日下午3点,在革命博物馆门前的广场上还将进行传统舞狮表演。 记者看到,来自我国四大年画产地——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江苏桃花坞、四川绵阳的传统年画用细腻的笔法、亮丽的色彩烘托出浓烈的节日气氛。这次展出的杨柳青年画《五子夺莲》、潍坊年画《过新年》等都是民间工艺品中难得一见的珍品,极具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另外,抗日战争期间延安鲁艺工作者创作的新年画《军民合作》、《努力织布坚持抗战》则表现了战争时期共产党领导下军民团结喜迎新春的景象。 革命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还专门在展厅内复制了一间装饰着窗花、门神、春联和福字的民间居室,观众可以更直观地体会充满民俗风情的春节文化。
珍贵文物讲述春节史话 这次展览集中展出了大量与春节有关的文物,将令参观者大饱眼福。其中清代大画家郎世宁和沈源、丁观鹏等人合作的《弘历岁朝行乐图》反映了乾隆皇帝过年时的景象,图中的乾隆皇帝在后宫中高坐龙椅,下人侍应左右,画中人物无不面带微笑,其乐融融。革命博物馆陈列部的王南先生介绍,这幅画在故宫也不经常展出,出宫展览更是首次。 另外,清朝康熙、乾隆、光绪年间的宫廷祭祖器物、12生肖压胜钱、宫廷用的门神年画等无一不充满皇家的富贵气和节日情趣,也都是首次公开展览,观众可以从中了解到春节文化中不为大家所熟知的一面。 不光皇帝要过年,咱老百姓也要过。这次展出的民间祭祖青花瓷器五供、门神图、灶君和财神牌位,包括首都博物馆收藏的雕刻精美的麒麟送子年画印板等,都反映了明清时期我国人民欢天喜地过大年的风俗习惯。革命博物馆的李连新先生介绍,希望通过在春节期间举办这次展览,增加京城百姓过羊年的文化气息。 本次展览将持续到2月26日,春节期间照常开放,不休息。
|